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轻工业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应用大孔树脂纯化枸杞叶总黄酮的工艺,比较了AB-8、ADS-5、ADS-7、ADS-17、ADS-21、HP-20六种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枸杞叶总黄酮的优劣,结果表明,HP-20型大孔树脂对枸杞叶总黄酮的吸附性能与解吸效果最好.确定了其最佳工艺为:上柱液13 BV,上样流速2mL/min,上样浓度2.336 mg/mL,以70%乙醇为洗脱液,洗脱流速2 mL./min,洗脱剂用量3.5 BV.在此条件纯化后,枸杞叶黄酮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由29.02%提高到83.75%.该工艺条件科学合理,可有效地用于枸杞叶黄酮的分离富集.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芦丁含量由9.88%提高到23.79%.  相似文献   
2.
随着制茶工艺学的发展和各门科学技术的相互渗透,酶技术在茶叶加工尤其是深加工中的应用愈来愈多。以绿茶为原料,采用固定化单宁酶、纤维素酶、风味蛋白酶和β-葡萄糖苷酶进行复合酶解浸提制备绿茶浓缩液,利用HPLC、GC-MS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茶浓缩液中的有效成分和香气成分进行测定,并与常规水浸提法制得的茶浓缩液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此工艺条件浸提所得绿茶浓缩液中茶多酚、氨基酸含量都高于常规绿茶浓缩液,其中儿茶素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酯型儿茶素EGCG、ECG的含量比常规绿茶浓缩液低,而非酯型儿茶素EGC、EC以及没食子酸(GA)的含量则明显提高,且浓缩液开汤后味道浓醇、鲜爽;用SDE法提取香气成分,酶解茶浓缩液的香气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常规绿茶浓缩液,并且比常规绿茶浓缩液多了1-戊烯-3-醇、4-萜烯醇、1-辛烯-3-醇等多种特有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3.
茶渣蛋白的提取、酶解及其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碱溶酸沉法从茶渣中提取蛋白,优化了提取工艺,并将茶渣蛋白酶解后作为饲料添加剂添加到猪的基础日粮中。试验结果表明:茶渣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0.12mol/L、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1.5h、液料比30∶1(v/w)、最佳沉淀pH3.5,在此条件下茶渣蛋白的提取率为75.47%;选用风味蛋白酶酶解茶渣蛋白,酶解产物能有效提高猪的生产性能,改善猪的机体免疫能力以及提高胰脏和十二指肠中消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4.
茉莉花因其独特浓郁的香气生产出各种茶饮料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茉莉花茶浓缩液是饮料企业生产制造各种类型的花茶饮料主剂。传统的窨制茉莉花茶和新工艺窨制茉莉花茶与鲜花同步提取浓缩液相比较,窨制时间短,鲜花用量少25%,而且口感不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茶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本研究旨在利用废弃茶渣,开发一种新型、绿色、天然的抗氧化剂。方法:利用碱溶酸沉法提取茶渣蛋白,酶法水解后对茶渣蛋白多肽复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性进行研究,并与传统的合成抗氧化剂VC、BHT进行抗氧化效果的比较。结果:茶渣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固液比1:40(W/V),提取时间60min,碱浓度0.1mol/L,提取温度90℃,最佳提取次数1次,最佳沉淀pH范围3.0~4.0,在以上条件下茶渣蛋白的提取率达76%;复合蛋白酶水解茶渣蛋白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最适pH7.0、酶/底物6000U/g、底物质量分数1.5%、水解时间20min;有限酶解所得酶解度为9%。0.1mg/mL多肽复合物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0.30%,1.0mg/mL多肽复合物羟自由基(·OH)清除率为65.18%。在亚油酸体系中,多肽复合物的抗氧化性高于维生素C,略低于BHT。结论:茶渣蛋白多肽复合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抗氧化性,有取代合成抗氧化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绿茶提取物的降血脂及减肥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实验以福建绿茶为原料,对其进行水提、茶渣醇提、残渣碱提,得到粗多糖、上清液、醇提物、粗蛋白四种提取物。以昆明小鼠为供试动物,喂食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肥胖模型,设置模型对照和正常对照,对四种提取物进行减肥降脂功效验证。结果表明:醇提物和上清液在调节血脂和控制体重方面效果较好,与模型组相比醇提物组TG和体重分别下降了37.50%、11.84%,上清液组TG和体重分别下降了35.42%、7.32%。粗蛋白和粗多糖只有一定的降血脂效果,与模型组相比TC分别下降了17.69%和9.52%,LDL-C下降了56.25%和42.97%。血清HL活力,醇提物组显著高于模型组;血清PL活力,上清液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