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轻工业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探讨油脂在不同氧化过程中脂肪酸含量与其相应低场核磁共振弛豫信号间的相关性,分别收集葵花籽油在不同氧化温度(105℃和180℃)条件下的脂肪酸组成和弛豫特性(T_(21),S_(21),T_(22),S_(22),T_(23),S_(23),T_(2w)),并应用主成分回归分析建立基于低场核磁共振弛豫特性的脂肪酸含量的预测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表明:新鲜葵花籽油主要包含亚油酸(63.80%)、油酸(29.48%)、棕榈酸(5.73%)、亚麻酸(0.54%)和山嵛酸(0.43%);不同氧化过程中,亚油酸含量均显著降低,油酸和棕榈酸含量则均升高,亚麻酸和山嵛酸变化不明显,最终引起油样不饱和度整体下降;油样全氧化值呈增大趋势,且与其不饱和度和T2w呈一定相关性;对105℃和180℃氧化葵花籽油弛豫特性分别提取2和3个主成分,前者只有油酸预测良好(R2=0.93),外部验证结果欠佳(R2=0.54),后者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预测模型相关系数均高达0.96以上,且验证可靠(R20.94),这说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深度氧化葵花籽油脂肪酸组成检测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大豆油是我国第一大植物用油,大豆原料多具有转基因特性。科学合理的标识制度可以保护消费者对转基因大豆油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促进大豆油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标识制度的完善依赖于精确、灵敏的转基因检测技术。在转基因检测中,DNA检测相较于化学、蛋白等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适用于深加工食品,如精炼大豆油的转基因检测。为提高大豆油DNA检测效率,文章对DNA水相提取、纯化和PCR检测过程进行系统阐述,将其有益经验进行总结,并概述了油脂精炼工艺对大豆DNA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3.
生鲜猪肉低场核磁检测参数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场核磁共振(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技术在反映肉品内部信息上具有显著优势,而合适的检测参数对于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检测效率至关重要。以生鲜猪精瘦肉为对象,对其LF-NMR检测中的检测参数,如重复采样等待时间、半回波时间、回波个数、重复扫描次数、样品质量及温度等进行优化,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取质量4~5 g的样品于32 ℃水浴至恒温后,在重复采样等待时间4 500 ms、半回波时间200 μs、回波个数3 000、重复扫描次数8、采样频率250 kHz的条件下采样,有利于获得良好稳定性与重复性的检测结果。所得条件可用于猪肉的LF-NMR相关研究,亦可为其他肉制品在LF-NMR中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利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快速检测葵花籽油过氧化值是否超标,收集了乐惠(LH)、金龙鱼(JLY)、福临门(FLM)、日清(RQ)、海狮(HS)、葵王(KW)、多力(DL)和融氏(RS)8品牌,共计162个不同氧化程度的葵花籽油LF-NMR弛豫特性(T21、S21、T22、S22、T23、S23、T2W),其中过氧化值超标样品数为74,并结合判别分析建立了葵花籽油过氧化值是否超标的定性判别模型。结果表明,葵花籽油LF-NMR弛豫信号随氧化时间变化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借助于判别分析进一步提取有效信息,发现模型总体判别准确率可达85.8%,其中RQ和RS葵花籽油判别准确率均达到90%以上,除HS仅为77.27%外,其余品牌判别准确率均在80%以上,判别效果良好。说明可以利用葵花籽油的LF-NMR弛豫特性对其过氧化值进行快速有效的定性分析,省时省力,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借助于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快速监测葵花籽油理化品质的变化,有利于油脂品质及安全保障。对葵花籽油在105℃和180℃氧化过程中的LF-NMR弛豫特性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应用逐步回归分析了其与多个理化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105℃氧化过程中,S21和T22变化规律较为明显,分别呈二项式上升和下降趋势,其他弛豫特性变化规律不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除酸值和碘值外,过氧化值、共轭二烯、共轭三烯和茴香胺值均与S21和T22呈显著相关(P≤0.05)或极显著相关(P≤0.01),极性化合物与T21、S21、S22和T23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预测模型经验证后发现,仅过氧化值、共轭二烯和极性化合物含量模型可靠(R20.78);在180℃氧化过程中,S21和S22呈二项式上升,T21呈线性下降,T22和S23呈二项式下降趋势,且S21、T21、T22和S23均与除过氧化值外的其他理化指标呈显著相关或极显著相关,T23变化规律不明显,只有S22与过氧化值相关性显著;除过氧化值外,所有理化指标预测模型均建立准确(R20.89),验证可靠(R20.85)。  相似文献   
6.
抗草甘膦大豆与非转基因大豆营养组成对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养组成对比研究是评判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抗草甘膦大豆是当前全球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消费量最多的转基因大豆,为了系统地掌握抗草甘膦基因转入对大豆关键营养素及抗营养因子的影响规律,从总体成分、蛋白质及氨基酸、脂肪及脂肪酸、抗营养因子和矿物元素组成5大方面综述了抗草甘膦大豆与非转基因大豆当前对比研究结果,以期为抗草甘膦大豆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借助于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快速监测葵花籽油理化品质的变化,有利于油脂品质及安全保障。对葵花籽油在105℃和180℃氧化过程中的LF-NMR弛豫特性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应用逐步回归分析了其与多个理化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105℃氧化过程中,S21和T22变化规律较为明显,分别呈二项式上升和下降趋势,其他弛豫特性变化规律不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除酸值和碘值外,过氧化值、共轭二烯、共轭三烯和茴香胺值均与S21和T22呈显著相关(P≤0.05)或极显著相关(P≤0.01),极性化合物与T21、S21、S22和T23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预测模型经验证后发现,仅过氧化值、共轭二烯和极性化合物含量模型可靠(R2>0.78);在180℃氧化过程中,S21和S22呈二项式上升,T21呈线性下降,T22和S23呈二项式下降趋势,且S21、T21、T22和S23均与除过氧化值外的其他理化指标呈显著相关或极显著相关,T23变化规律不明显,只有S22与过氧化值相关性显著;除过氧化值外,所有理化指标预测模型均建立准确(R2>0.89),验证可靠(R2>0.8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