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棕榈油(24℃)热处理过程(180℃)中挥发性成分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前后的棕榈油中共鉴定出63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醛类、醇类、酸类、酮类、烃类和杂环类;棕榈油中挥发性成分种类随加热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多后减少趋势;经热处理后,棕榈油中挥发性成分种类以醛类和烃类为主,且醛类物质含量最高,加热12 h后达80.413%;此外,1-辛烯-3-醇、己酸、2-十五烷酮和2-戊基呋喃的检出表明棕榈油中亚油酸发生了氧化分解,其变化趋势表明棕榈油随加热时间延长氧化劣变程度加深,油脂品质劣变加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响应面试验优化亚临界水提取槟榔籽中槟榔碱的工艺。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nhnken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以及液料比3个因子对槟榔籽槟榔碱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结果亚临界水提取槟榔籽中槟榔碱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144℃,提取时间43 min,液料比35:1(mL/g)。由模型预测提取率为4.23mg/g,验证实验结果为4.25 mg/g,误差仅为0.47%,与预测值较接近,表明模型具有较好预测性。且各因子对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依次是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结论亚临界水提取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槟榔籽中槟榔碱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婴幼儿经食用婴幼儿配方奶粉途径摄入反式脂肪酸的风险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运用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Stata 12软件,以风险商表征婴幼儿经食用婴幼儿配方奶粉途径的反式脂肪酸膳食风险。结果反式脂肪酸日均暴露量的平均值为0.0001281 kg/d;海南普通婴幼儿通过食用婴幼儿配方奶粉途径摄入反式脂肪酸的风险商平均值和各百分位数风险商均小于1,且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敏感性最强,占99.1%,拉平时间为负值,表明它对反式脂肪酸日均暴露量起负面的影响。结论海南普通婴幼儿仅通过食用婴幼儿配方奶粉途径的反式脂肪酸膳食暴露尚不存在健康风险,但是仍需加强对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反式脂肪酸的控制和监测,从而进一步降低海南乃至全国普通婴幼儿食用婴幼儿配方奶粉途径的反式脂肪酸膳食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