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以茯砖茶加工过程中10个不同时间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化学计量学的方法,研究茯砖茶加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茯砖茶加工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毛茶、渥堆和发花第0天的样品;第二阶段包括发花第3天和第6天的样品;第三阶段包括发花第9天到第22天的样品。不同阶段茯砖茶光谱的主要差异吸收带为983~1929、92010~2390、2848~2925、(3415~3963)cm~(-1),主要代表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羟基和氨基、酰胺Ⅱ带、葡甘露聚糖、阿拉伯聚糖和茶多酚吸收子峰。差异吸收带曲线拟合分析表明,茯砖茶加工过程3个阶段中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羟基、氨基的振动吸收强度先降低9.47%(P0.05),随后增加16.71%(P0.05);酰胺Ⅱ带吸收强度先显著增加30.97%(p0.05),随后显著降低11.79%(p0.05);葡甘露聚糖先显著降低45.26%(p0.05),随后显著增加8.00%(p0.05);茶多酚子峰吸收强度先降低27.00%(P0.05),随后增加0.40%(P0.05);阿拉伯聚糖吸收强度先降低24.04%(P0.05),随后增加20.15%(P0.05)。研究表明,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和曲线拟合分析技术,可分析出茯砖茶加工过程中差异化学物质的变化,为茯砖茶发酵程度的评定提供有效的依据和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黄芩叶进行系统毒理学研究得到安全性基础数据。方法 以黄芩叶提取物为受试物,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方法,对黄芩叶开展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以及90 d经口毒性试验,进行系统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结果 黄芩叶提取物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雌雄小鼠LD50>20.0 g/kg?BW,雌雄大鼠LD50>15.0 g/kg?BW,属于实际无毒级;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及小鼠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3项遗传毒性检测结果均为阴性;90 d经口毒性试验中,2.0、4.0、8.0 g/kg?BW 3个剂量组大鼠的体质量、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液学、血生化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本试验剂量条件下,未发现黄芩叶提取物摄入对实验动物产生毒性作用,换算后黄芩叶NOAEL值为24.0 g/kg?BW。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茯砖茶和千两茶品质成分的差异,为茯砖茶和千两茶品质鉴定和差异鉴别提供依据。方法以44个品质成分为指标并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分析,选取VIP(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值大于1且具有显著差异的品质成分作为特征性差异成分。结果茯砖茶中除草酸外,其余各主要成分含量均高于千两茶。经OPLS-DA共识别出9种VIP值大于1的差异成分,其中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简单儿茶素和儿茶素为标志性差异品质成分。结论采用OPLS-DA分析茶叶样品品质成分,既可以对茯砖茶和千两茶进行鉴别区分,又可以筛选出两种茶类差异品质成分。  相似文献   
4.
为了比较不同萃取方法对茯砖茶挥发性成分的萃取效果,找到更适合茯砖茶挥发性成分分析的萃取方法,采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as Chromatography-triple Quadrupole Series Mass Spectrometry,GC-QQQ-MS)比较分析了同时蒸馏萃取法(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 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提取茯砖茶挥发性成分的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提取到的茯砖茶挥发性成分差异明显,两种方法共提取出90种挥发性成分,共有成分40种。其中SDE法提取到79种,以碳氢化合物、杂氧化合物、酮类和酚类为主;主要化合物有植酮、雪松醇、棕榈酸、2,6-二叔丁基对甲酚、二苯并呋喃、菲、香叶基丙酮、邻苯二甲醚、邻甲酚、联苯等。HS-SPME法提取到50种,以碳氢化合物、杂氧化合物、酮类和酚类为主;主要化合物有咖啡因、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二苯并呋喃、二氢猕猴桃内酯、联苯、香叶基丙酮、植酮、雪松醇、菲、1,2,3-三甲氧基苯等。两种方法各有优劣,相互补充,结合分析可为茯砖茶挥发性成分鉴定提供更全面、更完整、更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