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1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市售预包装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状况进行抽样分析,并对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GB/T 38505—2020《转基因产品通用检测方法》,以大豆加工产品、玉米加工产品、油菜加工产品、水稻加工产品、马铃薯加工产品5个转基因作物加工产品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10个能覆盖所有商业化转基因品系的片段,同时对玉米、大豆、油菜、水稻和马铃薯5大作物的内源基因进行检测。根据扩增结果可判断样品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结果 抽检的42种产品中,共检出6批次大豆类制品、1批次马铃薯类制品、3批次玉米类制品含有转基因成分。结论 现有的预包装食品中有一定比例产品可检出转基因成分,需要进一步严格规范食品标识制度。  相似文献   
2.
目前食物致敏原检测已经成为食品安全领域面临的重要话题。花生是一种主要的食物致敏原, 开展食 品中花生致敏原检测技术研究, 对预防过敏反应, 快速诊断病情, 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 十年来花生致敏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花生的致敏机制, 分析了不同检测方法的优缺点, 举例说明了 这些方法的实际应用, 讨论了该领域面临的挑战, 旨在为花生的致敏原检测、脱敏技术等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 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曹际娟  徐君怡  徐杨  荣策  陈颖 《食品科学》2014,35(10):145-148
基于仿刺参线粒体COX1基因、NAD4基因分别设计特异性检测引物和探针,采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进行仿刺参的特异性鉴定检测。对21 种海参样品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的特异性检验,并对每个样品做3 个平行实验,计算Ct平均值、标准偏差及变异系数,评估检测方法的重复性。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引物和探针可以特异性的鉴别仿刺参,方法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表明本研究设计的引物和探针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本研究所建立的快速检测仿刺参的方法快速、简便,既克服了传统海参鉴别方法的局限性,同时又结合了荧光PCR技术高效率、低污染的优点,为仿刺参真伪鉴别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虚拟化技术作了简单介绍,对虚拟化所带来的优势益处进行了说明。文章针对高科技企业IT环境的现状和架构特点,做出了较为合理可行的虚拟化应用改造建议,并对虚拟化应用提出了相关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食品加工对过敏原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 食物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最常见的全球性疾病之一。本文对食品加工中常用的几种方法对特定食品过敏原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这些加工方法包括热处理、高压处理、研磨、辐照、碱水解、梅拉德反应、酶解、微生物发酵和基因工程等, 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拓宽了微控制器芯片的应用.微控制器芯片拥有计算机系统除I/O设备以外的全部结构.神经网络在微控制器芯片上运行能提高其实时性、可靠性和可用性.阐述了以微控制器为载体,实现神经网络训练的方法,使神经网络可不依赖于操作系统运行,重点解决神经网络运行时,服务器压力过大,网络带宽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确认一份多品系混杂转基因大豆样品中是否含有复合性状转基因大豆。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性PCR方法对实验室留存的一份转基因初筛阳性大豆样品进行品系筛查检测,后分别采用单粒多靶点筛查检测和清洗后单粒多靶点筛查检测方法进行复合性状品系的确认。结果 经鉴定,该大豆样品中混杂了5种转基因大豆品系,检出复合性状转基因大豆为MON87708×MON89788品系,该品系为中国未经批准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品系。结论 鉴于目前缺乏完整的检测技术体系和技术标准,这种多品系混杂样品中掺杂未批准复合性状品系的行为非常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国内的农业安全监管部门和海关检疫部门都应该对此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食源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Taqman探针双色荧光PCR方法。方法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种属鉴定nuc基因和MRSA决定因子mec A基因,设计合成引物探针,建立双色荧光PCR扩增体系。利用所建立的方法检测特异性及灵敏度。将金黄色葡萄球菌依次传代培养,检测不同代次的菌株验证方法的稳定性,并对实际样品分离株进行检测验证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结果该方法可准确并特异性检测出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susceptible Staphylococcus aureus,MSSA),检测MRSA的nuc基因和mec A基因的灵敏度可达2.7×103 CFU/m L,不同代次的菌株的检测结果一致。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双色荧光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度及稳定性,可用于快速检测食源性MRSA。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玉米 BT11 品系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转基因玉米 BT11 品系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转基因玉米 BT11 品系特有序列(AY123624.1 和 AY629236)设计引物, 优化建立 LAMP 反应体系, 对该体系进行特异性、 灵敏度、 稳定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设计的引物具有很好的特异性, 可特异性检测出转基因玉米 BT11 品系; 检测灵敏 度可达 0.5%; 经精密度实验分析, 该方法的稳定性良好。结论 LAMP 方法检测转基因玉米品系 BT11 具有特 异性高、稳定性好、快速灵敏、过程可视等优点,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玉米质粒分子国家标准样品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制转基因玉米常见的4个品系:BT11、MON810、NK603和T25质粒分子国家标准样品.研究重点包括目标序列和内标准基因序列的选择和扩增、标准样品定值和分析等.均匀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所研制的转基因玉米4个品系标准样品均匀稳定.采用PicoGreen DNA分子荧光定量方法定值标准样品.多家单位合作定值,确定标准样品的标准值及其不确定度.所研制的转基因玉米质粒分子标准样品获得了国家标准样品证书,适用于转基因产品的定量和定性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