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1篇
轻工业   1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别向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中药水提物进行蝉拟青霉液体发酵培养,探究其对蝉拟青霉发酵过程中生物量、胞外和胞内多糖的产量及其产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芪、薏苡仁、枸杞的水提物分别对蝉拟青霉生物量、胞外和胞内多糖的合成促进效果最为显著(p0.05),分别较对照实验提高了135.82%、48.90%、137.18%;而金银花和山楂水提物不利于蝉拟青霉的发酵培养;对于产物活性,结果显示枸杞水提物能同时显著(p0.05)提高蝉拟青霉胞外和胞内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别为对照实验的1.17倍和1.38倍。综合比较上述结果,枸杞水提物是蝉拟青霉液体发酵的最适中药成分,其最佳添加量为10g/L。  相似文献   
2.
酶法提取可德兰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正交试验确定了用中性蛋白酶处理发酵液提取可德兰多糖的最优工艺条件。测定结果证明,该法较传统的多糖提方式可更有效地去除菌体中的氨基氮,核酸和其它杂质类多糖,所获可德兰产品为纯一的β-(1,3)葡萄糖,并保持了正常的分子构型。  相似文献   
3.
反应器结构对黄原胶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黄原胶在不同结构的发酵罐上生产结果的研究,分析讨论了发酵罐的搅拌器、罐体高径比、桨叶直径与挡板、加热系统及通气量控制等因素对发酵的影响。认为加大高径比值,增加桨叶层数,减小桨叶直径,消除挡板的剪切影响,增大调温系统的传热面积并降低热源温度,控制合理的通气量等方式都是提高发酵产品产量与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金耳多糖的分离纯化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金耳粗多糖的提取方法作了探讨,筛选出了最佳的工节条件,并采用了较新颖的去蛋白工艺与纯化手段,获得了金耳多糖的纯品AP3。对AP3的纯度、分子结构、单糖组成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金耳水溶性多糖JP-2的分离及化学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金耳(Tremella aurantialba)子实体中分离提取出金耳粗多糖,并对粗多糖提取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从而确定了金耳多糖分离的最佳工艺。结合酶解法与Sevage法去除粗多糖中的蛋白质成份,经过进一步的纯化得到金耳多糖的分离级份JP-1、JP-2,并对其主要级份JP-2的组成与分子结构进行了研究。经紫外分光及凝胶层析法测定得知JP-2为均一纯多糖,经凝胶过滤法测得JP-2的分子量约为180000。用纸层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法等手段分析了JP-2的组成与分子结构,确定了JP-2为水溶性大分子杂多糖,分子结构中有β-(1,3)、β-(1,4)糖苷键存在,其单糖组份为葡萄糖、半乳糖、鼠李糖、木糖、甘露糖。  相似文献   
6.
短梗霉多糖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正交试验确定产短梗霉多糖菌体A45的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的(g/L),葡萄糖50,酵母膏0.3(NH4)2SO40.3,K2HPO42.0,MgSO4.5H2O0.2。并优化了发酵条件,在该条件下发酵多糖产量达34.6g/L,生物量为16.7g/L,残糖浓度8.8g/L,并获得了A45的菌株的发酵动力学曲线。  相似文献   
7.
蝉拟青霉为虫草属真菌,是中药蝉花的无性型时期,具有较高的食用、营养和药用价值,被认为是和冬虫夏草相近的最具开发利用前景的珍贵菌类之一。作者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述了蝉拟青霉各种代谢产物、生物活性及发酵生产研究现状,探讨了在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食药用菌发酵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添加物和合适的剂量,可显著促进菌丝生物量的提高和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文中综述外源添加物中药、生长因子、油脂类物质、信号分子对食药用菌液体发酵的影响以及添加物对食药用菌液体发酵代谢调控的机理,为食药用菌今后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利用蛋白酶水解与成曲酿制相结合的方法,对以鱼粉为主要原料的底物进行充分发酵,生产口味良好、全氮与氨基氮含量高的海味营养酱海,并对相关的主要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香菇多糖的分子结构及其硫酸化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研究香菇多糖的分子结构及其硫酸化改性后的结构特征,通过对香菇子实体进行水提、醇析、Sevage法去蛋白处理,再经SephadexG-200凝胶柱层析纯化后,得到分子质量为3.42×105Da的香菇多糖;分别用Wolfrom法、浓硫酸法和三乙胺-三氧化硫法对其分子进行硫酸化改性,其红外光谱证明了硫酸基与香菇多糖分子结合成酯,反应结果显示Wolfrom法的取代度和收得率均为最高,是对香菇多糖较为理想的硫酸化方法;经对香菇多糖硫酸酯的13C-NMR分析,确定了硫酸基的取代位置在葡萄糖残基的C-6位置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