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4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6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漆酶高产菌的筛选及产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愈创木酚初筛平板从干枯的木头中筛选得到一株产漆酶活力较高的菌株SYBC-L3(以下简称L3),在含有愈创木酚的PDA平板上生长时菌落周边出现明显的铁红色变色圈.通过对L3发酵产漆酶的单因素试验及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最适发酵条件,优化后的培养基为:麦芽糖 12 g/L, 豆粕 6 g/L,CuSO4 0.5 g/L,KH2PO4 1 g/L,Na2HPO4 0.2 g/L,MgSO4 ·7H2O 0.5 g/L,MnSO4 0.034 g/L, 愈创木酚0.8 mmol/L,吐温-80 0.5g/L;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为:接种量10%(V/V),装液量80 mL/250 mL, 起始pH 4,转速200 r/min,温度30 ℃,以DMP为底物在第8天时酶活可达60 130 U/L,比优化前提高42倍.  相似文献   
2.
比较了几种不同真菌DNA提取方法对血红密孔菌基因组的提取的影响,根据GenBank中真菌漆酶氨基酸保守序列设计的简并引物,以血红密孔菌基因组总DNA为模板,扩增到一条长度为1084bp的DNA片段。通过BLAST比对,其基因序列与密孔菌属同源性最高,为99%,氨基酸同源性为88%,说明扩增的片段确为密孔菌漆酶基因。  相似文献   
3.
生物流化床用于废水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生物流化床技术是普通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相结合的废水生化处理技术,因其具有处理效率高、容积负荷大、传质速度快、应用范围广等优点而受到广大研究者的关注.介绍了现阶段几种主要的生物流化床--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外循环三相流化床及厌氧-好氧复合式生物流化床等,并总结了其在各种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情况,指出了生物流化床技术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由镰刀霉菌(Fusarium sp)JN158发酵所产紫色素的提取条件和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该紫色素的提取溶剂为体积分数95%乙醇溶液;紫色素在酸性条件下对温度,光照,柠檬酸和苯甲酸钠有较好的稳定性;最大吸收波长为310 nm和510 am;对H2O2和Na2SO3敏感;蔗糖与葡萄糖有增色效果;金属离子Zn2+、...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行研发的超临界流体色谱仪成功分离了木糖、葡萄糖、蔗糖,考察了固定相种类、有机改性剂种类、系统背压、改性剂流速、改性剂比例对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考察的5种代表性固定相中,样品在硅胶固定相上有较好的分离。有机改性剂种类及浓度对分离均有影响,在5种常用改性剂中,甲醇为改性剂分离效果最好,且改性剂浓度越大,洗脱能力越强,分离度越小。同时流速越大,保留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6.
从一株新型镰刀菌(Fusarium sp. B158)液态发酵菌丝体提取色素,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色素的最佳提取溶剂是酸性乙醇(pH2)。色素的全波长扫描显示,该色素在324nm和360nm波长处均有吸收峰,实验,选择360nm作为色素的最大检测波长。色素的稳定性研究表明,色素对热、光、甜味剂以及常见食品添加剂表现稳定,对溶剂的pH值以及氧化剂和还原剂敏感。大部分的金属离子(Cu2+和Fe3+除外)对色素的稳定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镰刀霉菌(Fusarium sp)JN158色素的提取条件、溶解特性和液相分离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紫色素的最佳提取溶剂为纯乙酸;色素只能溶解于酸性的有机溶剂或有机酸中;色素的最佳液相分离条件是:色谱柱,Phecda C18(5μm,4.6 mm×250 mm);柱温:25℃;DAD检测器检测波长:254 nm;流量:1.0 mL/min,进样量:10μL,流动相A,0.1%TFA的乙腈(V:V),流动相B,0.1%TFA的蒸馏水(V∶V),梯度洗脱条件:流动相A,0~3 min,2%增到6%,3~3.1 min,6%增到45%,3.1~28 min,45%增到70%,28~32 min,70%增到80%;分离得到8种色素,在酸性乙腈中,1种呈现黄色,4种呈现红色,3种呈现橙色,按出峰顺序,8种色素的吸收峰分别为508、458、456、498、510、456、454、506 nm。  相似文献   
8.
竹黄菌液态发酵产漆酶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离筛选到一株产漆酶的竹黄菌,采用单因子相互比较法,研究了该菌株的最适发酵产酶条件。确定了最适的碳源为2 g/dL可溶性淀粉、最适的氮源为0.8 g/dL的酵母膏,以及最适铜离子浓度为2.4 mmol/L,在自然pH 5.0,装液量为50 mL,30℃、200 r/min摇瓶振荡培养64 h下,产漆酶酶活水平达120 000 U/L,比优化前提高近17倍。该竹黄菌株与已报道的白腐真菌相比,具有发酵周期短且产漆酶酶活较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于海艳  张兴  李枝玲  刘晓娟  林谢华 《化工进展》2006,25(10):1217-1221
筛选出一株能合成5-氨基乙酰丙酸的紫色非硫红假单胞菌,并且对该菌株合成5-氨基乙酰丙酸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探索。结果表明:光照厌氧为该菌的最佳培养方式,谷氨酸钠为最适碳源,酵母膏为最适氮源;通过正交实验得到谷氨酸钠最佳浓度为2 g • L-1,酵母膏最佳浓度为1.5 g • L-1;最佳接种量为20%;初始pH值为7.0。该条件下,5-氨基乙酰丙酸的产量可达到49.39 mg • L-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