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2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达目标航迹的识别有助于指挥员判断对方作战意图和作战任务,从而为战场决策提供协助作用,但目前少有文献研 究目标航迹识别问题。 根据雷达检测到的目标物体的时间、距离和方位等时空数据,研究目标航迹识别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基 于雷达点迹数据时空关系的目标航迹识别算法(TRST)。 该算法首先对雷达点迹数据进行属性选择,然后挖掘点迹数据在空间 关系上的间距值特征,最后构建递归神经网络进一步捕捉点迹数据的时空关系特征,实现对目标航迹的分类识别。 实验结果表 明,TRST 算法能够有效提高目标航迹识的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 F1-Score 性能。  相似文献   
2.
以化纤、造纸等综合工业废水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取样分析、了解主要超标污染物的基础上,应用改性后的粉煤灰混凝剂和活性炭对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以VHCl/VH2SO4=1/3的混合液为改性剂改性的粉煤灰进行吸附混凝,以活性炭结合砂滤进行深度处理,最终出水的COD、浊度、色度、Zn^2+、S^2-较之原水的去除率分别达98.63%、99.76%、100%、86.45%、99.22%,使处理后的各项指标均符合回用标准。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质调查局十分重视标准化工作,通过持续加强标准制修订工作,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20年来共进行了400余项地质调查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标准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是,面对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升级的实际需求,标准化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批标龄较长的标准急需修订、新标准缺口较大、标准体系顶层设计需要进一步优化、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为新标准力度不够、标准国际化工作有待深化、人才队伍不稳定制约标准化工作可持续发展、标准技术内容的宣传推广力度不够等。为此,建议进一步健全完善地质调查标准体系,优化顶层设计;加快一批急需标准的制修订步伐,促进地质工作转型升级;促进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创新标准形成机制;加强标准国际化研究,提升影响力和话语权;强化技术内容宣贯,加大标准推广应用力度。  相似文献   
4.
温鹏飞 《电工技术》2021,(14):134-135
对山西漳电同达热电公司发电机空气冷却器的运行状况、改进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5.
胡志光  赵丽  温鹏飞 《广东化工》2011,38(12):116-117
为降低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排放水平,文章对双极荷电和静电凝并装置进行了研究。在对其与电除尘器结合应用的可行性分析后,建立了一系列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某电厂300 MW锅炉尾部烟气的工况条件,完成了一套双极荷电和静电凝并装置的总体设计。  相似文献   
6.
容栅式数显角度测量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善波  谢行  温鹏飞 《工具技术》2011,45(1):98-100
<正>1引言自从1972年瑞士Trimos公司及其子公司SYLVAC公司研制成功用于长度测量的容栅测量系统以来,容栅测量系统在精密电子量具及数显量仪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容栅测量系统是一种无差调节的闭环控制系统,它的基本测量部分是一个差动电容器,  相似文献   
7.
采用LiChrospher 100 RP-18e色谱柱(250×4.0mm i.d.,5μm),冰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0nm,直接进样,同时分离了C、EgC、EgCg、EC和EcG 5种黄烷-3-醇单体,并对蓝莓酒中黄烷-3-醇单体含量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8.
蓝莓酒中11种酚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采用LiChrospher100RP-18e色谱柱(250×4.0mmID,5μm),以甲醇: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梯度洗脱,SPD-6AV紫外检测器,30℃柱温,紫外检测波长为280nm。建立了一种新的同时测定蓝莓酒中11种酚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测定了蓝莓酒发酵样中酚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基于三维离散元法(DEM)对新型变振幅等厚筛6 mm筛分过程进行仿真研究。采用分段分析方法,以可能偏差Epm为主要评价指标,调节筛面结构,揭示筛分性能对筛面参数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在稳态等厚筛分过程中,当尺寸梯度D=1.0 mm、筛孔尺寸均值为7.5 mm、开孔率组合为35%-35%-40%时,分配粒度最接近6 mm,且其可能偏差最小(Epm=0.873 mm),筛分效果达到最佳。本研究通过探索变振幅等厚筛筛面结构,调控物料透筛行为,提升等厚筛分效果,对选煤用变振幅等厚筛设计和优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园子沟煤矿东翼二号回风大巷封闭期间发生底板严重破坏问题,综合采用数值模拟和原位实测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发生底鼓破坏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巷道两帮和顶板与底板支护的不均匀性是导致应力在底板处释放,造成底板垂直位移较大,进一步加剧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采用"巷道两帮和顶板锚杆索+架棚+反底拱"的全断面控制及辅助措施后,支护体均匀性提高,底板由释放压力的路径变成抵抗高压力的承载体,底鼓程度由原来的近1000 mm减小至小于35mm,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