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4篇
机械仪表   3篇
轻工业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枳椇是食药同源的传统食品或药品,具有降糖降压、醒酒护肝等功效。然而,枳椇果梗和种子的混用给其应用和检验带来诸多不便。为确定枳椇降血糖的确切活性部位,对果梗与种子的水和95%乙醇提取物在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以及在体内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II型糖尿病模型小鼠降血糖活性及其物质基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枳椇子醇提物(SEE)是种子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主要活性物质,属于竞争型抑制剂,IC50为0.97 mg/mL;枳椇果梗水提物(PWE)是果梗的主要活性物质,属于混合型抑制剂,IC50为2.28 mg/mL。SEE和枳椇子水提取物(SWE)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均大于PWE和枳椇果梗醇提物(PEE)。动物实验表明:4种提取物都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小鼠血糖,提高其糖耐量和体质量,而SEE降血糖效果最显著(P<0.01)。整体来看,降血糖活性顺序是SEE>SWE>PWE>PEE,枳椇子是枳椇降血糖的主要活性部位,其降血糖功效强于果梗。利用硅胶、C18中压液相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对枳椇子醇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5个化合物。采用ESI-MS、1HNMR、13CNMR、HSQC和HMBC等方法确定化合物1~5分别是:槲皮素、二氢槲皮素、杨梅素、二氢杨梅素和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本研究结果为解决枳椇果梗和种子的混用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枳椇资源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正>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0亿,估计粮食生产需要增加60%才能满足需求。粮食生产增加的很大部分需要使用安全有效的杀虫剂来减少害虫造成的损失来保证。而面临的挑战就是现有杀虫剂抗性的不断发展,这就需要开发新类别的杀虫剂。开发能够防治抗性害虫的新化学类别的杀虫剂将会对农业和世界食品安全做出重要贡献。之前介离子化合物还没有被开发用于农业,因此是农药领域中全新的化学类别。本文介绍了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过硫酸铵(APS)浓度对化学镀银织物电极性能的影响,得到性能更加优异的织物电极,选用硝酸作为掺杂剂,苯胺(An)单体作为原料,过硫酸铵作为氧化剂,通过改变过硫酸铵浓度,采用原位化学聚合法在织物表面获得较厚的聚苯胺(PANI)沉积层,再利用超声波化学镀银制备导电织物,最后组装成织物电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极阻抗测试仪进行测试,得出氧化剂过硫酸铵浓度对聚苯胺/镀银织物电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硝酸浓度为0.5 mol/L,苯胺浓度为0.25 mol/L,过硫酸铵浓度为0.1 mol/L时,所制备镀银织物电极的导电性最好,与皮肤间的阻抗变化曲线更接近于医用Ag/Ag Cl凝胶电极,阻抗值相对最小,在5~100 Hz频率范围内的阻抗均在0.2 MΩ·cm2以下,远小于1 MΩ·cm2,可满足纺织干电极皮肤阻抗标准要求。随着过硫酸铵浓度的增加,制备的织物电极的性能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水体中汞污染的问题一直受到关注,导致水产品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汞污染,其中甲基汞的危害性最大。甲基汞具有神经毒性效应,对人体有致畸的危害。为了了解西安市居民日常消费的水产品中总汞及甲基汞的含量,指导市民放心消费水产品,为监管部门风险防控与监督管理提供数据支撑,本研究使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与形态分析装置,对西安市2019年市售3大类共444个水产品的总汞和甲基汞进行测定。结果发现西安市市售水产品均含有一定痕量的汞,其中鱼类最高值为0.44 mg/kg,虾类最高值为0.10 mg/kg,贝类最高值为0.21 mg/kg,蟹类最高值为0.042 mg/kg,但含量均未超过0.5 mg/kg的限量值,均可放心食用。此外海水产品中总汞含量高于淡水产品中总汞的含量,鱼龄越高,营养价值越高的水产品,其总汞含量越高。通过将此次调查数据与往年数据进行比较发现,2019年西安市售鱼类产品中汞的含量低于十年前国内其他城市的水平。通过此次调查研究发现,西安市日常市售水产品中的汞含量未超过国家限量要求,可以放心食用。  相似文献   
5.
铁皮石斛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保健价值,但其野生资源的短缺制约了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目前对铁皮石斛组织培养和人工快繁技术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外植体、生长培养基和添加物等方面对组培过程中不同生长阶段进行了综述,总结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今后组培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实现铁皮石斛的扩大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离子阱复合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trap-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PLC-Q-Trap-MS)对玉米中的5种链格孢菌毒素同时进行筛查和定量分析方法。方法 使用改进型QuEChERS法对玉米样品进行提取和净化,以多级反应监测(multi reaction monitoring, MRM)作为探针检测,并通过信息依赖性采集(information dependent acquisition, IDA)触发增强型子离子扫描(enhanced product ion scan, EPI)模式,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 玉米中5种链格孢菌毒素的检出限为0.017~0.720 ?g/kg,定量限为0.057~2.400 ?g/kg,并且在1.0~200.0 ng/mL的线性范围内良好,相关系数r≥0.9929。在样品基质中分别添加20、40和200 ?g/kg三个水平的标准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5种链格孢菌毒素的回收率为80.6%~104.7%,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RSDs)为1.57%~8.27% (n=6)。结论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的特点,适合于玉米中5种链格孢菌毒素的同时快速筛查和准确定量。  相似文献   
7.
采用4%乙酸浸泡玻璃器皿中的砷,以镍离子作基体改进剂,用氘灯扣除背景,用4%乙酸作试液和空白介质,直接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乙酸萃取液中的砷含量。线性范围:0~20μg/L;相关系数:0.999 3;方法检出限:0.358 7μg/L;方法回收率:94%~104%。  相似文献   
8.
采用固体进样原子荧光镉分析仪(DC-AFS),建立了对苹果及苹果粒中镉(Cd)的直接快速分析方法。其测量机理是,通过使用多孔石墨管(PGT)作为电热蒸发器实现固体样品中镉的直接导入,并采用钨丝(TC)作为镉的捕获器来消除测量中的基体干扰。该仪器不需要对样品做任何消解,不需要任何化学试剂,可直接固体进样进行测定。通过仪器条件的优化,对国家标准物质的测定结果进入真值置信区间,测试的准确性良好。经计算,仪器检出限〈1 pg;RSD〈5%(100 pg)。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NaF、8-羟基喹啉、柠檬酸对Sb(Ⅲ)和Sb(Ⅴ)原子荧光信号的掩蔽作用和还原解柠檬酸除掩蔽作用的方法。结果表明,0.10mol/L柠檬酸对Sb(V)掩蔽作用最强,且对Sb(Ⅲ)有增敏作用,最适于作为Sb价态测量的掩蔽剂,而10g/L碘化钾(KI)+10g/L硫脲(Tu)可在5h内完全解除柠檬酸对Sb(Ⅴ)的掩蔽作用。据此建立了化妆品中Sb价态的非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测量方法。样品经0.10mol/L柠檬酸提取两次后,离心去上清液,合并定容,得到提取液;提取液酸化后直接测得Sb(Ⅲ)含量;提取液酸化并加入KI+Tu,放置5h以上后可测得Sb(Ⅴ)与Sb(Ⅲ)的含量和,此值减去Sb(Ⅲ)含量可得Sb(Ⅴ)含量。计算表明,该方法对Sb(Ⅲ)和Sb(Ⅴ)的检出限(3σ)均为0.32μg/L,定量限(3σ)均为1.0μg/L。对实际化妆品作了测量,Sb(Ⅲ)和Sb(Ⅴ)的加标回收率在70%~130%之间。实验中存在少量Sb(Ⅲ)到Sb(Ⅴ)的转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了面粉及挂面中的铝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试样, 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对陕西11个地市的35个市售挂面样品进行铝含量测定。结果 该方法检出限为0.145 mg/kg。近一半样品的铝含量超过了欧盟的临时限量标准, 而且随着地区的不同呈现出一定的分布特性和趋势特征。结论 该方法较GB/T5009.182-2003简便、快速、准确, 能够满足面粉及挂面中铝含量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