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7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两种臭豆腐卤水中挥发性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小芬  苏悟  蒋立文 《中国酿造》2013,32(10):122-125
为得到2种不同臭豆腐卤水的差异性,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SPME-GC-MS)对2种不同臭豆腐卤水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组分的相对含量。经鉴定,深色臭豆腐中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共有38种,浅色臭豆腐中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共有42种。2种臭豆腐中都鉴定出的挥发性成分有9种,为异戊醇、正己醇、3-辛醇、α-松油醇、丁酸丙酯、正己酸、苯酚、对异丙基甲苯、2,3,5,6-四甲基吡嗪。  相似文献   
2.
地方土鸡和笼养肉鸡的肉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地方土鸡(衡山三黄鸡)、笼养肉鸡(三黄鸡和AA肉鸡)等3种鸡的部分肉质指标,对地方土鸡和笼养肉鸡的肉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衡山三黄鸡的总胶原蛋白含量显著高于三黄鸡和AA肉鸡(P<0.05),其热残留胶原蛋白含量则极显著高于三黄鸡和AA肉鸡(P<0.01),衡山三黄鸡的热溶性胶原蛋白含量极显著低于三黄鸡和AA肉鸡(P<0.01);(2)三黄鸡胸肌的含水量极显著高于衡山三黄鸡和AA肉鸡(P<0.01),其腿肌的含水量显著高于另外两种鸡(P<0.05);(3)AA肉鸡的肌间脂肪含量显著高于三黄鸡和衡山三黄鸡(P<0.05);(4)衡山三黄鸡肌肉的滴水损失极显著低于三黄鸡和AA肉鸡(P<0.01);衡山三黄鸡胸肌的蒸煮损失显著低于三黄鸡和AA肉鸡,而其腿肌的蒸煮损失显著高于这2种鸡(P<0.05)。  相似文献   
3.
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反映不同发酵时间的豆豉制品中氢质子组分及运动性,从而可得出不同发酵时间的豆豉制品中水分的变化规律。采用CPMG(Carr Purcell meiboom-gill)测试,经PQ001分析软件及CPMG序列采集豆豉T2信号,得到T2谱图。谱图显示豆豉中氢质子大致分为4种相态:T21(0.01~1.52 ms)、T22(1.52~7.05 ms)、T23(7.05~100 ms)、T24(100 ms)。从组分含量分析得出,随着厌氧发酵的进行、微生物分泌的酶系对蛋白质为主的原料的分解、微生物的代谢活动、风味物质的形成,结合水含量不断减小,不易流动水即细胞内水存在相互转化的过程(T22与T23),自由水含量也有一定程度减小。随着发酵的进行,豆豉的鲜味成分大量形成、氨基酸态氮显著提高,风味物质显著增加,豆粒软化色泽加深。利用核磁共振法能够间接反映发酵过程中豆豉风味形成、质构等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传统发酵豆豉蛋白质生物学变化与抗氧化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5种具有地区代表性的豆豉,测定总酸含量、水解度、水溶性蛋白含量、酸溶性蛋白含量、褐变指数及总抗氧化能力等指标,利用描述性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样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5种豆豉样品在质量指标上差异性很大,其中中南地区样品在指标上优于西南地区样品;细菌型豆豉在酸溶性蛋白及水溶性蛋白含量上优于霉菌型豆豉,干豆豉与湿豆豉在质量指数上差别不大。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表明各质量指标与抗氧化性的关联性从大到小依次为褐变指数>总酸含量>水解度>水溶性蛋白含量>酸溶性蛋白含量,干豆豉与细菌型豆豉在蛋白水解程度上要优于其他豆豉,而后发酵时间是影响豆豉总抗氧化能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以黄豆为原料、纯种毛霉发酵腊八豆后发酵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固相微萃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对低温后发酵不同时段的腊八豆中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测定。共鉴定出包括烷烃类(2)、烯烃类(29)、杂环类(6)、醇类(10)、醛类(1)、酮类(1)、酸类(2)、酯类(8)、醚类(3)等9类62种化合物。结果表明,随着发酵的进行,杂环类、醛类、酮类等风味化合物有所增加,醇类与酸类化合物的减少伴随着酯类的增加,1-辛烯-3-醇等不良风味逐渐减少,低温发酵有利于减少褐变,促进风味物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辣椒发酵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辣椒为原料,制作发酵辣椒。测定新鲜辣椒中水分、还原糖和VC的含量,再利用固相微萃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新鲜辣椒与不同发酵时间的发酵辣椒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新鲜辣椒中水分含量为64%,还原糖为2.9mg/100g,VC为1.21mg/100g。辣椒发酵期间共鉴定出8大类共65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酯类(19种)、烯烃烷烃类(15种)、醇类(13种)、醛类(8种)、杂环化合物(4种)、酸类(3种)、酮类(2种)、醚类(1种)。随着发酵的进行,起初原料辣椒中烷烃烯烃类、酸类、醛类、杂环化合物的含量均有减少,同时醇类与酯类物质含量有所增加,而后各类成分在种类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在总量上更趋近于平均,发酵后期新增酮类、醚类等风味物质,逐渐形成发酵辣椒独特的风味。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四种产蛋白酶微生物的筛选,选择具有较高产碱性蛋白酶能力的枯草芽孢杆菌,接种到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的工艺水中使其产蛋白酶,并通过产酶条件优化提高蛋白酶产量,在原有产酶培养液配方(酵母浸粉2%、蔗糖1.0%、吐温-80 0.5%、硫酸镁 0.02%、pH 9.0、接种量4%(v/v))的基础上,得到最佳产酶条件为:工艺水预先白土处理2 h,5000 r/min离心10 min,按80%的比例添加到水中、培养时间96 h,枯草芽孢杆菌在该产酶条件下最高酶活力为34.8 u/mL。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