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2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3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详细介绍影响台区线损的主要因素和降低台区线损的方法,并用实例阐述该方法的实现过程和运用取得的良好效果,集抄台区线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法国里昂克洛德·贝尔纳大学热能和太阳能研究小组负责人设计制造了一个太阳能蒸馏器。此蒸馏器是球形的,有一个刮水器,可以连续刮水,每分钟旋转2次,它的马达由光电池或风力发电来推动,比以前的蒸馏器效率高30—50%。此外,这个新型蒸馏器使用很方便,从位于球中间的槽里可以直接取水,在球的底部可以得到蒸馏水。这个直径1100毫米的蒸馏器只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蒸汽脱油后樟木片的材性和化学组分,实验室和工厂中试评估了该原料APMP制浆性能并分析了制浆过程中的废水负荷情况,探讨了樟木APMP浆碱性H2O2漂白的可漂性能。结果表明,在漂白温度90 ℃、浆浓25%、NaOH用量60 kg/t浆、H2O2 50 kg/t浆条件下,樟木APMP浆的物理强度略低于杨木APMP浆、高于桉木APMP浆,可漂性低于杨木APMP浆和桉木APMP浆,樟木APMP制浆过程废水总COD负荷为杨木、桉木的2倍,当H2O2用量70 kg/t浆时,樟木APMP浆白度可达75.0%,得率82.5%。微漂APMP制浆中试结果表明,当H2O2用量27 kg/t浆时,樟木APMP浆白度达35.9%。在打浆度44.0 °SR时,纸张抗张指数达28.5 N·m/g,松厚度2.57 cm3/g,可用于配抄中高端包装纸产品。  相似文献   
4.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事故总信号现状及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变电站取消传统的中央信号系统后,计算机监控系统事故总信号产生的几种方式,以及各种方式所存在的问题。通过讨论,提出以测控单元来产生事故总信号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为使远距离用户可接入交换机,笔研制了数字用户环路设备。该设备采用8086CPU作控制系统,用户电路和复用电路都采用MIEL公司生产的集成芯片,这使系统控制信号的输出与输入变得极为方便,也便于系统功能的进一步提高(如如加交换功能)。该设备体积小,性能稳定,安全方便,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测试了巴西高岭土CENTURY、美国高岭土KAOFINE、岳阳华泰涂布重钙C95等3种颜料的粒度、亮度、pH值、水分、325筛余物等基本性能指标,研究了不同颜料对轻量涂布纸性能的影响,考察了不同颜料在轻量涂布纸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含22.5%巴西高岭土CENTURY、7.5%美国高岭土KAOFINE和70%华泰重钙C95的混合涂料涂布纸具有较好的印刷光泽度、油墨吸收性和表面强度,是一种综合性能较优的轻量涂布纸涂料。  相似文献   
7.
详细介绍了北京地区首座取消常规控制盘而改由监控系统进行操作、监视的大型220KV韩村河变电站的系统方案及其特点,总结了这种方式的变电站的优点及需要改进的不足这处,指出了采取这种方式操作、监视是新建变电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采用一定取代度的阳离子淀粉与碳酸钙进行预絮聚,通过控制预絮聚体的粒径,可获得具有良好稳定性的预絮聚体。将该预絮聚体用于文化用纸的加填,由于淀粉覆盖在碳酸钙表面,增加了其结合性能,纸张的表面强度及填料留着率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填料留着率平均提高了24.2 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两名研究人员,演示了一台新型液体结太阳电池。据称,这一实验装置“是个了不起的进展”。在液体结电池中,两根电极(其中一根为半导体电极)浸没在一种溶液内,采用这种方法,最终可得到一些比固体结电池寿命长、价格低的太阳电池。贝尔实验室这种新型的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已达11.5%,可与商用单晶硅太阳电池相媲美。最重要的是,它克  相似文献   
10.
白音查干凹陷位于内蒙古二连盆地西缘,是二连盆地的重要生油凹陷之一。利用35口井144个镜质体反射率数据恢复了该地区的中、新生代热史。结果显示中、新生代热史具有"一升一降"的特征。该凹陷地温梯度从早白垩世阿尔善组沉积早期的40.0~42.1℃km,逐渐上升至赛罕塔拉组沉积末期的49.9~56.4℃km,自晚白垩世二连达布苏组开始逐渐下降,目前为32.0~35.4℃k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