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8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1.
以三角帆蚌脏器为试验材料,以Na Cl溶液为提取溶剂,研究三角帆蚌脏器糖蛋白的低温提取、分离及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三角帆蚌脏器糖蛋白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4℃、Na Cl溶液浓度0.3 mol/L、料液比1∶15、提取时间9 h。在此条件下,糖蛋白得率(以糖含量计)为(9.259±0.083)%,糖蛋白得率(以蛋白质含量计)为(3.763±0.107)%。提取液经硫酸铵分级沉淀得三个组分糖蛋白粗品。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三个组分都具有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但清除能力不同。10%SDS-PAGE电泳后经考马斯亮蓝R250和PAS染色,表明3个组分含有不同的糖蛋白谱带。  相似文献   
2.
根据《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与方法》要求,采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及Ames试验研究盐肤木油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盐肤木油各剂量组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为阴性(P>0.05),对小鼠精子无致畸作用(P>0.05);对Ames试验中的TA97、TA98、TA100、TA102未显示致突变性.说明在试验条件下,盐肤木油无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3.
LC-MS分析早薹对白花前胡根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研究了早薹对白花前胡根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早薹前后白花前胡根主要成分种类没有发生变化,均含Pd-Ⅰb、PeucedanumarinⅡ、白花前胡甲素、PeucedanumarinⅠ、白花前胡丁素、Pareruptorin E等6种成分,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丁素含量较高。早薹前后白花前胡根主要成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皖西学院为例对一体化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探索,以优化实践教学过程,提高应用性制药人才质量,同时也为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目的 优化祁门红茶和多花黄精的提取工艺, 并评估黄精茶饮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选用多花黄精和祁门红茶为原料, 以茶多酚和黄精多糖含量为指标,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分别对多花黄精和祁门红茶提取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 通过感官评分确定多花黄精与祁门红茶的配比。在此基础上, 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评估黄精茶饮的免疫调节能力。结果 祁门红茶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 茶水比1:80 (g/mL)、浸提时间30 min、浸提温度100℃, 茶多酚提取率为(6.79±0.10)%。多花黄精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 料液比1:20 (g/mL)、浸提时间120 min、浸提温度90℃, 黄精多糖提取率为(56.94±1.56)%。黄精茶饮的最佳配比为: 祁门红茶与多花黄精的体积比为1:3, 黄精茶饮中多酚含量为(1.59±0.04)%, 多糖含量为(46.07±2.91)%。体外细胞实验表明, 黄精茶饮(500 μg/mL)能显著促进RAW264.7巨噬细胞的增殖(P<0.01), 并能刺激RAW264.7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P<0.01)。动物实验发现, 与模型组相比, 黄精茶饮能够显著促进免疫抑制小鼠脾脏和胸腺指数的恢复(P<0.05或P<0.01)。结论 黄精茶饮口感香甜清冽, 颜色澄清透亮, 在体内外具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 研究结果可为茶和药食同源产品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研究表明,蕨菜乙醇提取物具有显著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为了追踪蕨菜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建立了"鲁米诺-邻苯三酚-碳酸盐缓冲液"发光体系测定抗氧化活性的方法,并对蕨菜乙醇总提物、乙醇总提物不同萃取部位抗氧化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蕨菜乙醇提取物经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依次萃取,可实现黄酮的初步分离。与总提物相比,乙酸乙酯萃取相黄酮含量高,体外抗氧化活性显著提高,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黄酮是蕨菜乙醇提取物主要的抗氧化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7.
运用超声辅助90%乙醇溶液提取芝麻素。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正交实验优化芝麻素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参数。普鲁士蓝法测定芝麻素还原能力,滤纸片-抑菌圈法测定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优条件为超声功率300 W、液固比25∶1、超声温度55℃、超声时间25min,在最优条件下,芝麻素提取率为(3.942±0.085)mg/g;芝麻素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但比相同质量浓度的VC弱得多;当质量浓度大于40 mg/m L时,芝麻素对蜡状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质量浓度大于60 mg/m L时其对4种细菌抑制作用的强弱顺序为蜡状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而当质量浓度小于100 mg/m L时,芝麻素对真菌黄曲霉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达到褐色嗜热裂孢菌葡萄糖异构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过量表达,褐色嗜热裂孢菌葡萄糖异构酶的编码基因被植入含有T7强启动子的表达载体p ET-24a(+)中,并转入重组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表达,于3L发酵罐中采用两阶段补料策略进行高密度发酵产酶。在诱导前阶段,设定比生长速率μset=0.25,补料流加速率以指数方式增长;在诱导阶段,根据诱导后培养基中甘油残留量和乙酸的积累量,补料流加速率以梯度方式下降。在此流加策略下进一步考察影响发酵产酶的诱导强度、诱导节点、诱导温度和复合氮源的添加量等因素。最终根据两阶段流加策略,在乳糖流加速率0.2 g/(L·h),诱导时菌浓(DCW)30 g/L,诱导温度25℃和适量添加复合氮源的条件下,1 m L发酵液的菌体细胞内重组GIase产量达到124 U,这是通过菌体发酵产GIase获得的最高产量。  相似文献   
9.
以山奈酚和二水合氯化铜为原料,合成山奈酚-铜金属配合物,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差热-热重分析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采用DPPH法测定了配合物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相比山奈酚,配合物的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的吸收峰均发生明显红移;核磁共振氢谱中3-OH信号消失,其他质子信号均向高场移动;差热-热重分析显示山奈酚和Cu2+的配位比为1,且配合物中含三分子的配位水;在6种设定的实验浓度内(1.0~3.5 mol/L),山奈酚和配合物清除DPPH·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63×10-4、1.51×10-4 mol/L。Cu2+是通过与山奈酚3位羟基和4位羰基的氧原子结合生成配合物,山奈酚与铜形成配合物后,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有提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