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轻工业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06年以来,我国实验室认可数量以每年平均700多家的速度递增,认可范围也已扩展至几乎所有行业和领域。本文仅以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实验室(以下简称CIQ实验室)为例,对保证实验室认可有效性、提升实验室认可质量、坚持科学合理的认可增长率等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及解决方案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取样方法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中7种营养元素测定结果的影响.选用几种国内外婴幼儿配方乳粉,采用直接取样和根据食用说明冲调后取样2种不同方式,通过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对钾、钙、钠、镁、铁、铜、锌7中营养元素进行测定.实验结果显示,在直接取样方式进行的随机部位、上部位、中部位、下部位取样,同一检测项目测...  相似文献   
3.
利用载色体上的F0F1-ATPase分子马达生物传感器对副溶血性弧菌检测快速检测。在ATP合酶的ε亚基上连接ε亚基抗体-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生物素-toxR探针,将待测副溶血性弧菌标准菌株和阴性对照分别与生物传感器结合后,比较其催化ATP合成30min后的ATP产生量,可以对副溶血性弧菌的DNA进行检测。ATP合成的多寡可以通过环境中H+的量进行测量,而H+的多寡通过F-DHPE所体现的荧光强度大小来获得。结果表明,chro toxR的质量浓度在0.156mg/mL,副溶血性弧菌DNA质量浓度在40ng/mL时为最适检出条件。通过与实际检测样品的传统检测方法及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方法对照,具有良好的符合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比不同厂家和不同型号的PCR仪,对PCR仪温度准确性、温度均一性和PCR仪的恒温时间(Hold-Time)进行试验研究,以评价仪器本身对PCR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通过选取特定基因片段的扩增试验,研究PCR仪温度准确性和均一性的影响,研究恒温时间对扩增结果的影响。结果 当反应程序整体温度调高或降低1-2℃时,PCR仪检测弱阳性样本CT值有影响。反应板中间位置温度相较于边缘位置更均匀。实验过程中恒温时间达不到设定要求,会影响扩增结果,造成扩增失败。结论 研究结果提示实验室应通过PCR校准和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检测结果质量。  相似文献   
5.
对2016—2020年速冻食品的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和7家速冻食品生产企业2018—2020年被抽检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了速冻食品监督抽检情况及发现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结果表明,2016—2020年全国共完成速冻食品监督抽检208 039批次,合格率均在99.2%以上,速冻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抽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主要有微生物污染,超范围、超限量使用添加剂及过氧化值超标等。提出监管部门应统筹制定抽检方案,与生产经营企业、承检机构各尽其责,共同保障食品安全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同时快速测定果汁中山梨酸、苯甲酸、脱氢乙酸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方法果汁样品经液-液萃取后,样品中山梨酸、苯甲酸、脱氢乙酸经过毛细管柱分离,气相色谱FID检测器进行检测。结果本方法在10 min内可完成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0~500 mg/L,线性相关系数都大于0.999,3种添加剂的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7)都小于3%,山梨酸、苯甲酸、脱氢乙酸在100、300、600 mg/L添加水平的回收率为89.9%~108.9%。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性价比高,适合测定果汁中山梨酸、苯甲酸、脱氢乙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为了主动发现问题,排查隐患,每年安排全国食品安全抽检监测任务多达数百万批次。针对食品安全抽样需要覆盖生产、流通、餐饮不同环节,以及城市、乡村不同区域,线上、线下和国产、进口不同渠道等复杂情况,如何抽到典型样品,以及储运过程的质量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法规、标准以及文献综合分析,结合生产环节、餐饮环节、流通环节12家机构55种食品现场抽样的实地调研数据信息,分析了食品安全监督抽样流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同时,提出了“人、机、法、环”等要素在线质量控制指标及效果评价方法,作为传统监管模式的补充技术手段,为实现食品安全监管实时、动态工作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食用植物油作为日常生活必需品, 其安全性是消费者和政府非常关心的问题, 也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和热点。本文就2020年我国食用植物油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进行分析, 对食用植物油的主要质量安全风险进行归纳总结, 从规范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的角度, 分析了抽样工作、检验工作、报告审核3个方面质量控制的关键控制点, 并运用部分实例, 重点阐述了在食用植物油抽检过程中容易忽视的问题, 并针对问题提出质量控制措施, 拟为规范抽检流程、防控风险、保障食用植物油质量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