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4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4篇
无线电   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社会对药学人才的需求,本文通过对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结合自身教学的经验与体会,根据学校转型发展的要求,针对波谱解析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本文能够为地方性本科院校药学专业波谱解析的教学提供帮助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二异丙基氨基锂(LDA)催化山苍子油中的柠檬醛合成假性紫罗兰酮。方法:在冰水浴条件下,选取LDA和柠檬醛用量比、丙酮和柠檬醛的用量比、反应时间三个因素为实验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这三个因素对假性紫罗兰酮合成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在三个因素中各取三个合理水平进行L9(34)正交试验,根据极差分析,得出最优工艺条件。结果:正交实验表明在LDA和柠檬醛用量比2∶1、丙酮和柠檬醛的用量比6.0、反应时间3.5h下,柠檬醛转化率为95.41%,假性紫罗兰酮得率为86.36%。结论:该假性紫罗兰酮合成工艺简单,产率较高,可进行工业化。  相似文献   
3.
研究新的山茶油脱酸脱臭方法。采用超临界CO2逆流萃取对山茶毛油进行脱酸脱臭处理。结果显示,最佳的脱酸脱臭工艺条件为:进料位置为萃取柱Ⅳ段底部,萃取压力18.5 MPa,萃取柱Ⅰ、Ⅱ、Ⅲ、Ⅳ段温度分别为35、50、65、80℃,CO2流速15 L/h,分离釜压力5 MPa,分离釜温度40℃。通过1次逆流萃取,山茶油的酸值降低28.96%,臭味显著降低。山茶油的超临界CO2逆流萃取脱酸脱臭效果显著,工艺简单,并能保护其活性成分不被破坏,保持山茶油的天然品质。  相似文献   
4.
本科毕业论文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根据本校药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对相关问题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这几年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有了一定提高。本文对这些措施进行了总结,以便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研究新的山茶油脱酸脱臭方法。采用超临界CO2逆流萃取对山茶毛油进行脱酸脱臭处理。结果显示,最佳的脱酸脱臭工艺条件为:进料位置为萃取柱Ⅳ段底部,萃取压力18.5 MPa,萃取柱Ⅰ、Ⅱ、Ⅲ、Ⅳ段温度分别为35、50、65、80℃,CO2流速15 L/h,分离釜压力5 MPa,分离釜温度40℃。通过1次逆流萃取,山茶油的酸值降低28.96%,臭味显著降低。山茶油的超临界CO2逆流萃取脱酸脱臭效果显著,工艺简单,并能保护其活性成分不被破坏,保持山茶油的天然品质。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的现状及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以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相似文献   
7.
使用Stillinger-Weber(SW)类型经典势,研究了InxGa1-xN合金的原子结构以及富铟Clusters引起的InGaN/GaN量子阱的形变.SW参数来自氮化铟晶体常数和闪锌矿及铅锌矿结构中的弹性常数.还给出了含有富铟团簇的量子阱的能量.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中的在线检测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雷华平  葛发欢 《化工进展》2006,25(4):367-370
综述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中的在线检测技术,介绍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与超临界流体色谱、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核磁共振、近红外光谱等技术的联用在线检测,阐述了在线检测技术的优越性,提出了如何发展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中的在线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取分离海柳的挥发性成分并鉴定.方法: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出海柳挥发性成分,再经气质联用分析,结合保留指数计算,鉴定其成分.结果:通过气质联用分析,共鉴定出15种化学成分,包括磷酸三乙酯、丁羟甲苯、雪松醇、棕榈酸、角鲨烯、胆甾醇等.这些成分多具有生物活性.结论:首次揭示海柳的挥发性成分,海柳所具有的功效可能与其含有的生物活性成分有关.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五叶瓜藤种子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探讨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分离釜Ⅰ压力、CO2流量等参数对油收率的影响.确定的最佳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35 ℃、分离釜Ⅰ压力9 MPa、分离釜Ⅰ温度55 ℃、分离釜Ⅱ压力5 MPa、分离釜Ⅱ温度40 ℃、CO2流量20 L/h、萃取时间2 h.最佳条件下超临界CO2萃取的五叶瓜藤种子油的收率为28.35%;油的理化指标为:折光率1.468 1、酸值(KOH)9.65 mg/g、碘值(Ⅰ)66.74 g/100 g、过氧化值14.56 mmol/kg、不皂化物1.93%、水分及挥发物0.28%.GC-MS分析显示五叶瓜藤种子油的主要脂肪酸组成为棕榈酸、亚油酸、油酸和硬脂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和亚油酸占6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