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9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北京市公众食品安全风险认知调查——从风险交流的角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安全风险认知调查是有效风险交流的基础。本文首次从风险交流的角度开展北京市公众食品安全风险认知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到公众食品安全风险认知状况,亟需开展交流的主题、重点交流受众和重点交流渠道,建立基于公众需求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策略,从而有利于提高风险交流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现状、问题、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风险交流是中国食品安全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随着食品安全风波不断,中国政府不断加大食品安全重点整治力度,落实政府监管职责.本文从政府、公众、媒体、风险交流学科等不同角度分析了中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现状、问题与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欧洲婴儿食品包装材料析出氨基脲风险交流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的食品加工企业发现婴儿食品包装材料(PVC)中析出了化学物质氨基脲(semicarbazide,SEM)。由于SEM具有致癌性,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在风险交流领域,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处理SEM事件是一个成功的实例。鉴于国内学术界对此尚未有系统性总结,本文对EFSA采取的风险交流策略进行详细分析,从3个方面总结经验,即(1)风险交流渠道;(2)维护信誉;(3)提供信息,以期为我国监管者应对食品包装配料析出有害有毒物质类似事件,开展风险交流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燃点低、炸点多,容易引起人们强烈的情绪反应;笔者认为,在突发事件中,理性很难穿透情绪的厚墙。本文归纳了专家与非专家在风险认知模式上的主要区别,强调食品安全工作者需要跳出技术的框框,运用社会学的成果,将公众的风险认知特点纳入风险交流策略中;最后从风险交流操作层面提出几项工作建议,“急人民之所急”,可为早期危机预警争取主动,以期引起更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食品安全舆情研判与处置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舆情相当于食品安全工作者的耳朵和眼睛,本文归纳近年来舆情环境产生的新问题及其对风险交流带来的挑战,进而结合实践提出建立舆情研判与处置机制的关键点,最后探讨舆情如何促进风险交流工作,以期对完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发展迅猛,如何与时俱进,建立适应新媒体特点的风险交流体系已成为食品安全风险监管与技术机构关注的热点.本文简述新媒体对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意义,以实例分析工作中面临的主要机遇与挑战,进而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引发更广泛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风险比较是风险交流的基本方法之一,它能有效弥合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认知差异.但是不恰当的风险比较容易产生负面影响,是风险交流失败的重要原因.本文介绍了风险比较的常见形式和应用,指出了应当注意的问题,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专家对风险的估计依赖于科学,即风险评估过程,而公众对风险的估计依赖个人经历和感情因素,即风险感知。双方在风险估计和风险认知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风险交流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弥合这一差异。风险的某些特征容易放大受众的风险感知,影响他们的行为和态度。本文深入分析了食品安全风险的这些认知学特征并据此提出风险交流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微博等新媒体的兴起,使得中国社会舆情达到前所未有的外显程度.目前,微博正在以惊人的发展速度颠覆传统的话语模式.如何建立适应微博等新媒体特点的舆情处置机制来应对食品安全事件,已成为相关管理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2012年“猪肉铅超标”事件與情事件的处置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微博舆情处置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