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2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再干燥对绞股蓝茶品质影响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岳鹏翔,高学玲绞股蓝(GynostemmaPentaphyllumMakino)为多年生藤性植物,在我国及亚洲大部分国家都有广泛分布。近年来研究表明,绞股蓝皂甙具有抗肿瘤、降血脂、抗溃疡、延长细胞寿命、耐缺氧、...  相似文献   
2.
不同基因型树莓营养成分比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不同基因型树莓中游离氨基酸、无机元素等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9个不同基因型树莓中均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延K1树莓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含量均最高,无刺黑大量元素总量含量最高,菲尔都德红微量元素总量含量最高,不同基因型树莓中维生素C含量差异显著,顺K2含量最高,双季红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为9.04%,顺K2总酸含量最低为7.60%.各基因型中重金属镉均未检出.  相似文献   
3.
为开发适合蓝莓采后贮藏保鲜的非接触式抑菌型天然固体缓释保鲜剂,以蓝莓采后主要病害病原菌灰霉菌为目标菌种,首先采用棋盘法从10种抑菌精油中筛选出具有协同抑菌作用的精油组合,再以包埋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实验优化复合精油-β-环糊精微胶囊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并对其结构及功能特性进行表征,最后研究了微胶囊对蓝莓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壬醛与香芹酚具有协同抑制灰霉菌生长的效果;最佳制备工艺为β-环糊精/复合精油比8.75∶1(g/mL),包埋温度50.3℃,包埋时间2.0 h,微胶囊包埋率可达78.23%;扫描电镜观察微胶囊形态为规则晶体结构,平均粒径为16.86μm;抑菌实验表明,随着微胶囊用量增加,其对灰霉菌的抑制作用也提高;经过26 d释放后,在4℃和20℃微胶囊中复合精油最大累积释放率分别为50.52%和57.78%,具备缓释特性。在蓝莓保鲜实验中,贮藏至2周+8 d,相较空白对照(CK),6%(以果实质量分数计)微胶囊组蓝莓的商品率提高了39.73%、霉菌总数降低了61.39%,延缓了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与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有效保持了蓝莓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果胶酶提取绞股蓝皂苷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研究绞股蓝皂苷的提取工艺条件,利用果胶酶提取绞股蓝皂苷,本文分析了不同酶用量、不同pH值、不同酶解温度、不同酶解时间对绞股蓝皂苷提取得率的影响,并利用正交法优化该提取工艺,然后按此工艺条件进行提取后,采用水浴加热提取和灭酶,在不同的时间条件下,考察了加热后绞股蓝皂苷得率的变化情况。最终确定果胶酶提取绞股蓝皂苷的最佳工艺为:果胶酶用量为0.35%,pH值为4.0,酶解温度为50℃,酶解时间为90min,高温灭酶提取16min。在此工艺条件下皂苷得率达7.9201%,在常规水酶法提取基础上增加了9.414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764%,提取结果稳定,符合工业化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5.
超滤膜澄清分离速溶茶副产品中茶多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浓度、温度、压力各因素对截留分子量100k超滤膜澄清分离速溶茶副产品中茶多酚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超滤膜澄清分离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样液质量分数0.40%、温度35℃、压力0.138 MPa的条件下分离试样,膜透过液中茶多酚含量达48.73%,得率为40.75%,说明超滤技术是澄清分离速溶茶副产品中茶多酚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黄山贡菊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黄山贡菊挥发油指纹图谱分析方法,采用GC-MS检测法并运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HP-5MS毛细管色谱柱(0.25mm×30m×0.25μm),设置进样口温度为260℃,载气为高纯氦气,流速1.0mL.min-1,分流比为25:1,进样量2μL的条件,以程序升温对10批黄山贡菊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标定了黄山贡菊挥发油的59个共有峰为特征峰,初步建立了以59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GC-MS指纹图谱,10批样品相似度均大于0.9;质谱鉴定出黄山贡菊挥发油含量最高成分为Bicyclo[3.1.1]hept-2-en-4-ol-2,6,6-trimethyl-aceate,约占总量的20%。此分析方法精密度高、稳定性及重现性好,挥发油中各成分分离效果较好,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可为黄山贡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且上述含量最高的成分可作为黄山贡菊指标性成分之一来控制黄山贡菊质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罗汉果有效成分提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罗汉果主要化学成分的类别、成分分析;简要介绍了罗汉果所含主要成分的药理和保健作用;着重对其有效成分的各种先进的提取技术作了综合性的分析研究。为罗汉果的深度研究开发和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我国茶饮料发展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茶饮料的定义,分析了我国茶饮料的发展过程、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了襄茶的主要营养成分,并对将其加工成果脯和果汁饮料的工艺及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襄菏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以及糖和有机酸等,加工的果脯和饮料不仅具有保健作用而且营养丰富、口味独特。  相似文献   
10.
以野生木半夏果为原料,开发研制了具有保健作用的木半夏果汁饮料,测定了木半夏果汁的主要营养成分,并对加工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