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玉米收获后由于气候原因导致霉变发芽、公路晾晒造成严重污染,或采用“先脱粒后干燥”工艺导致籽粒破碎严重等问题,按照“玉米穗干燥→脱粒→玉米籽粒干燥”分段干燥工艺设计了一种玉米穗红外干燥试验台.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等温干燥时,较佳的干燥温度为58℃左右;采用变温干燥时,宜选用“先低后高”的变温方式,且在保证干玉米品质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较高的起始干燥温度;无论采用等温干燥还是变温干燥,其干燥温度均不得高于60℃.该玉米穗红外干燥试验台干燥均匀性好、设备的空间利用率高,解决了收获期玉米霉变或采用“先脱粒后干燥”工艺而导致的籽粒破碎率严重等问题,为玉米穗红外干燥机的研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玉米收获后由于气候原因导致霉变发芽、公路晾晒造成严重污染,或采用“先脱粒后干燥”工艺导致籽粒破碎严重等问题,按照“玉米穗干燥—脱粒—玉米籽粒干燥”分段干燥工艺设计了一种红外玉米穗干燥试验台。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等温干燥时,较佳的干燥温度为58℃左右;采用变温干燥时,宜选用“先低后高”的变温方式,且在保证干玉米品质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较高的干燥温度;无论采用等温干燥还是变温干燥,其干燥温度均不得高于60℃。本文研究的红外玉米穗干燥试验台干燥均匀性好、设备的空间利用率高,彻底解决了收获期玉米霉变或采用“先脱粒后干燥”工艺而导致的籽粒破碎率严重等问题,为红外玉米穗干燥机的研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针对玉米收获后由于气候原因导致霉变发芽、公路晾晒造成严重污染,或采用“先脱粒后干燥”工艺导致籽粒破碎严重等问题,按照“玉米穗干燥→脱粒→玉米籽粒干燥”分段干燥工艺设计了一种玉米穗红外干燥试验台。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等温干燥时,较佳的干燥温度为58℃左右;采用变温干燥时,宜选用“先低后高”的变温方式,且在保证干玉米品质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较高的起始干燥温度;无论采用等温干燥还是变温干燥,其干燥温度均不得高于60℃。该玉米穗红外干燥试验台干燥均匀性好、设备的空间利用率高,解决了收获期玉米霉变或采用“先脱粒后干燥”工艺而导致的籽粒破碎率严重等问题,为玉米穗红外干燥机的研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红外干燥技术在果蔬和粮食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外辐射干燥技术因具有脱水效率高、环保、可对物料局部加热等优点,在果蔬和粮食加工中已得到广泛关注。文章从农产品干燥特点入手,对国内外红外辐射干燥技术在果蔬和粮食干燥方面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与总结,并分析目前红外干燥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可以通过与其它新兴干燥技术相融合的方式来提升干燥品质,同时还指出了红外辐射干燥技术在未来果蔬和粮食加工应用中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单片物料厚度对胡萝卜红外薄层干燥水分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胡萝卜红外薄层干燥条件下的水分迁移规律,选择单片物料厚度h、料层厚度δ、干燥温度T、功率密度g和辐射距离L为影响因素进行试验,并借助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横向弛豫时间T_(2x)、峰面积A_(2x)和峰比例S_(2x)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干燥中期,各单片物料厚度h的自由水流动性下降60%以上,而水分含量趋于0;不易流动水、结合水的水分含量增幅分别为不大于3倍、3~6倍。干燥至120 min,各单片物料厚度h的自由水峰面积占总水峰面积的比例下降至15%以下,结合水所占比例增大至65%以上,而不易流动水所占比例呈"双峰"现象。随着单片物料厚度h的增大,水分有效扩散系数D_(eff)下降30%;发现Page模型可较好地预测红外薄层干燥中水分比的变化。本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探讨农产物料的红外干燥规律及干燥设备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