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009篇
  免费   15513篇
  国内免费   10458篇
电工技术   11506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5148篇
化学工业   19379篇
金属工艺   9288篇
机械仪表   9347篇
建筑科学   10786篇
矿业工程   5544篇
能源动力   3457篇
轻工业   16513篇
水利工程   3978篇
石油天然气   5293篇
武器工业   2036篇
无线电   1440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691篇
冶金工业   5344篇
原子能技术   2124篇
自动化技术   20136篇
  2024年   641篇
  2023年   2329篇
  2022年   5306篇
  2021年   6803篇
  2020年   5000篇
  2019年   3740篇
  2018年   3822篇
  2017年   4321篇
  2016年   3889篇
  2015年   6261篇
  2014年   7890篇
  2013年   9195篇
  2012年   11442篇
  2011年   12095篇
  2010年   11396篇
  2009年   10808篇
  2008年   11056篇
  2007年   10520篇
  2006年   9263篇
  2005年   7374篇
  2004年   5423篇
  2003年   3894篇
  2002年   3814篇
  2001年   3325篇
  2000年   2635篇
  1999年   1350篇
  1998年   676篇
  1997年   496篇
  1996年   469篇
  1995年   390篇
  1994年   251篇
  1993年   205篇
  1992年   168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84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40篇
  1979年   23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2篇
  1959年   20篇
  1951年   2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olymer electrets have revealed great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electromechanical devices because of the low weight, large quasi-piezoelectric sensitivity, and excellent flexibility. For an electret, a permanent and macroscopic electric field exists on the surface, principally led by a macroscopic electrostatic charge on the surface or a net orientation of polar groups inside the object. Here,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lymer electrets is reviewed. After a brief retrospect of the research courses and those typical polymer electrets that are classified into fluorine polymer and nonfluorine polymer, we present a survey on the charging methods, including corona, soft X-ray, contact, thermal and monoenergetic particle beams. The latest representative applications (i.e., power harvesting, sensors,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and biomedicine) based on polymer electrets are also summarized. Finally, we complete this review with a discussion on perspectives and challenges in this field.  相似文献   
2.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是一种病发急、进展快、致死率高的心脏疾病,该文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形态特征提取的BiLSTM神经网络分类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辅助诊断算法,可大幅度提高医生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疾病的诊断效率并有助于及时确诊.算法包括:对胸痛中心数据库心拍信号进行降噪及心拍分割;根据临床心内科医学诊断指南提取了12导联波形距离特征和分导联波形幅值特征;依据提取的特征搭建LSTM与BiLSTM神经网络进行心拍的分类识别;使用PTB公开数据库和胸痛中心数据库多临床中心进行交叉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加入胸痛中心真实临床数据后,基于形态特征提取BiLSTM神经网络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辅助诊断算法准确率达到99.72%,精度达到99.53%,灵敏度达到100.00%,同时F1-Score达到99.76.该算法比其他现有算法准确率提高至少1%,该项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支婷  刘颖  周华春  张宏科 《电子学报》2021,49(8):1653-1664
随着互联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应用场景的多元化,传统网络无法很好地满足新业务的动态多样化需求,因此国内外对未来网络展开了深入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未来互联网体系架构的研究现状.其次,介绍了具备"三层、两域"特征的智慧标识网络(Smart Identifier NETwork,SINET)体系架构,然后重点阐述了SINET服务机理在服务的命名与解析、路由机制、服务缓存、移动性、传输控制机制、可扩展性、绿色节能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详细分析了SINET服务机理的安全性.最后总结了SINET面临的挑战,对SINET服务机理在大规模场景部署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出讨论.  相似文献   
4.
5.
6.
利用 C 语言编程进行北斗卫星星历数据的实时读取,更新结构体的卫星轨道参数, 从而实现北斗卫星位置的解算,并与武汉大学数据中心提供的北斗精密星历作比较,对解算的卫星位置结果进行评估,最大误差不超过 3.5 米,满足实际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7.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oking temperature (55, 65, 75, 85 and 95 °C) on texture and flavour binding of braised sauce porcine skin (BSPS), sensory acceptance, microstructure and flavour-binding capacity were investigated during the processing of BSPS. Samples cooked at 85 and 95 °C showed better texture and aroma scores. Hardness and chewiness of BSPS were obviously improved at 85 and 95 °C than control group. Collagen structure was significantly destroyed over 85 °C. The porcine skin collagen heated at 85 and 95 °C showed relatively higher flavour-binding capacity than other samples. The improvement of texture of BSPS was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degradation of collagen. Higher aroma scores of BSPS were related to intense binding abilities with aroma compounds at 85 and 95 °C. Cooking at 85 or 95 °C could be an optimal cooking temperature for BSPS.  相似文献   
8.
针对锁紧机构保持架在恶略环境下,反复振动过程中保持架上钢球脱落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防脱落保持架设计方案,重点介绍了锁紧机构中保持架的工作形式,通过ANSYS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出新型保持架结构满足刚强度要求以及热变形要求,且在随机振动6.06 g条件位移小,能有效免锁紧机构直线运动时钢球从外部脱落的可能,提高了锁紧机构工作过程中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氢脆具有很强的微观组织敏感性,威胁着各类高强结构材料的安全服役.采用激光-电弧复合焊工艺对BS960E型高强钢进行焊接,并对接头在原位电化学充氢的条件下进行慢应变速率(10-5s-1)拉伸试验,结合微观组织和断裂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接头的氢脆行为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焊接热循环所形成的富马氏体中的细晶区可以使接头表现出一定的氢脆敏感性,马氏体较大的氢扩散系数和较低的氢溶解度以及氢在晶界上的快速扩散是引起接头对氢脆敏感的主要原因,通过控制焊接工艺参数可抑制焊接热循环所引起的马氏体转变量,能够降低BS960E型高强钢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头的氢脆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