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然铊的中子核数据评价在10 ̄(-5)eV-20MeV中子能量范围内进行,它的内容包括总的、弹性、去弹、总非弹、16条分立能级、连续非弹、(n,p)、(n,a)(n,d)、(n,t)、(n,2n)、(n,3n)、(n,n'p)、(n,n'a)和(n,r)反应截面;次级中子角分布;双微分截面(DDCS);r射线产生数据以及共振参数等。评价以到1993年为止的有效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UNF-92程序)为依据。评价数据以ENDF/B6格式给出并收入中国评价核数据库(CENDL-2.1)版(MAT=1800)和提供核工程有关部门使用。  相似文献   
2.
19种核素的复合参数K_0值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反应堆中子活化分析中核素的复合参数K_0因子的测量方法及简要原理。给出了19种核素的K_0实测值。结果与文献值作了比较,对大多数核素而言,在5%内吻合。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观察阿里红多糖(Fomes officinalis Ames polysaccharides,FOPS)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的形态改变及脑皮层和海马区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72只健康雄性SD大鼠称体质量并按随机原则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盐酸多奈哌齐组(0.5 mg/kg)、阿里红多糖高、中、低剂量组(100 mg/kg、50 mg/kg、25 mg/kg),每组12只。采用大鼠双侧海马CA1区注射(5μl/侧)Aβ1-42建立AD大鼠模型,给药30d后,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的形态改变,DCFH-DA荧光探针分析处理对各组大鼠海马区和脑皮质层中活性氧簇(ROS)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8羟基脱氧鸟苷(8-OHdG)、3-硝基酪氨酸(3-NT)、4羟基壬烯醛(4-HNE)的含量。结果:干预30d后,与模型组比较,盐酸多奈哌齐及阿里红多糖组大鼠锥体细胞数目明显增多、形态较完整、海马神经元大多数较正常、排列较规整紧密、着色均匀、核仁清晰,大鼠海马区及脑皮层ROS含量明显降低(P<0.01),8-OHdG、3-NT、4-HNE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阿里红多糖通过影响Aβ1-42诱导的AD大鼠脑内ROS、8-OHdG、3-NT、4-HNE含量,改善脑内氧化应激状态,起到改善认知障碍和保护神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阿里红粗多糖(Fomes Officinals polysaccharide, FOPS)及阿里红多糖组分(FOPS-a)对巨噬细胞RAW264.7的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 TLR4)、核转录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κB p65, NF-κB p65)表达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释放的影响, 初步探讨阿里红多糖组分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采用RT-PCR法检测不同浓度(50、100、200 μg/mL)的FOPS及FOPS-a对IL-1β、TNF-α、p65、TLR4 mRNA表达量的影响; 用Western Blot法检测FOPS及FOPS-a对磷酸化核因子-κB(p-NF-κBp65)和磷酸化核因子抑制蛋白(p-Iκbα)表达水平的影响; 用NF-κB抑制剂BAY11-7082预处理细胞后, 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分泌量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 不同浓度的阿里红多糖可以显著提高TLR4、p65、TNF-α、IL-1β mRNA表达量和p-NF-κBp65和p-Iκbα的磷酸化水平(P<0.05); 通过阻断NF-κB途径可以显著抑制FOPS及FOPS-a对TNF-α、IL-1β、IL-6促进分泌的作用(P<0.05)。结论 FOPS及FOPS-a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与其激活NF-κB信号途径进而调节TNF-α等因子的基因表达和控制细胞因子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5.
精确预测剪接位点是真核基因系统研究的第一步。为了取得更加精确的预测结果,本文采用了一个新的标识序列识别方法HM-SVM对剪接位点进行识别。依据剪接位点附近存在的序列保守性,将联合核函数学习融入最大边缘分类器,结合HM-SVM工作集最优化算法,构建并生成了健壮分类器。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对于剪接位点的识别中,较目前常用的机器学习方法,获得了更高识别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具有升降压功能的DC-DC控制器的设计方案,它工作在PWM/PFM控制方式下,用于对超级电容电池的供电进行控制。文中阐述了DC-DC控制器的发展背景和工作原理,从系统结构上对该芯片进行了研究设计和模拟验证,模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很好的实现了不同负载下的高效率。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研究流固耦合作用下室内维医沙疗对人体股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维医沙疗对动脉粥样硬化成因的作用机制及对血管破裂的影响。方法 在室内维医沙疗实验中对年轻健康受试者进行维医沙疗研究,对受试者心率、股动脉血流速度峰值及内径作统计学分析;重构人体股动脉三维流固耦合模型,将正弦函数作为初始条件,用Fluent软件分别对沙疗前后血液流动作非定场双向流固耦合模拟,分析维医沙疗对股动脉壁面切应力及von Mises等效应力的影响。结果 维医沙疗前后受试者心率平均值分别为(76.32±11.40)次/min、(92.69±16.09)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沙疗前后股动脉血流雷诺数分别为1855.35、2518.43;沙疗对股动脉壁面切应力及von Mises等效应力增高的影响较为明显。结论 维医沙疗可增大股动脉血流雷诺数,改善人体股动脉血液流动状态,但沙疗后股动脉血流方式由层流变为紊流,很可能会导致血管瘤,因此对血管内壁较薄弱人群要控制埋沙时间、埋沙厚度及温度。维医沙疗可增高壁面切应力,对预防动脉壁增厚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维医沙疗后von Mises等效应力明显增加可加大股动脉在分叉部分破裂可能,沙疗时需谨慎。

  相似文献   
8.
中国天然气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以煤型气为主,含有部分油型气和少量生物气。中国主要油型盆地具有油多气少的特点,与鄂尔多斯等以产气为主的盆地相比,天然气探明储量和产量也远远不足。全球天然气以油型气为主,且大型油型盆地表现出油气资源俱丰的特征,这与中国天然气类型与勘探现状有明显差异。通过国内外油气勘探成果与认识的调研,在总结油型气勘探领域认识的基础上,对比国内外含油气盆地的成藏条件,对中国油型盆地油型气的生气潜力进行分析,认为中国油型盆地具有巨大的油型气勘探潜力,发展前景广阔,是中国未来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9.
基于神经网络的采矿方法选择专家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采矿方法方案选择的特点,本文将人工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技术结合起来,设计并开发和用于采矿方法方案选择的专家系统,阐述了其设计原理及组成,系统的初步运行表明:将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技术引入到矿业中来,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自1956年Blake等发现协萃现象后,国内外科学家做了大量的研究,并总结了协同萃取规律。到80年代初王文清等发现了三元协萃现象,并研究了其反应机理。与此同时,协同萃取已被应用于科研和生产,特别是锕系和镧系的提取及分离。我们用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从硝酸底液里萃取U(Ⅵ)的实验中发现TTA和N,N-(1-甲庚基)乙酰胺(N_(503))的协萃效应相当明显,协萃系数高达672,且N_(503)是一种便宜的试剂。本文探讨其协萃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