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3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为什么要进行承灾体调查? 承灾体是承受灾害打击的对象,包括人员、房屋、学校、医院、交通、通信、工业、农业、服务业、土地和矿山资源等. 根据国家减灾委员会对2008年5·12汶川地震直接经济损失综合评估结果,汶川地震对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农业、工业、服务业、土地—矿山—自然保护区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比分别约...  相似文献   
2.
海冰淡化技术是海水淡化技术的延伸,可获得盐度小于2‰的淡水,利用海冰淡化技术可以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分公司解决7—11万m3/d的淡水资源缺口,且能满足生产用水水质的要求。随着相关技术研究和工程试验的相继开展,海冰淡化产业化应用进程不断加快,海冰淡化将成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分公司水资源利用的重要保证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中国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被覆盖时空变化是全球及区域生态环境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利用2000~2017年250 m分辨率的MODIS-EVI长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并辅以趋势分析、去趋势标准差、Hurst指数方法定量估算中国自2000年来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并从省域尺度分析中国植被覆盖度近18 a以及未来趋势变化的时空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2000年以来中国植被覆盖度的变化速率为0.09%/a(P<0.01),平均植被覆盖度为44.63%,空间分布格局上整体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特点,但存在空间异质性;②从省级尺度来看,海南省平均植被覆盖度最高(7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低(13%),山西省改善趋势最显著(0.4%/a),天津市年际波动最大(DSD=0.039),位于中国最西部的3省:新疆、西藏、青海植被覆盖度年际波动最小;③全国尺度植被覆盖度Hurst指数为0.72,未来将继续保持改善的趋势。具有改善持续性的省份基本呈“T”型分布,位于东西两侧的省份应注重加强植被生态修复与防护工作,保障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4.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因其具有去污效果好、投资低、运行简单等特点而受到关注并不断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该文主要阐述了人工湿地的净化机理以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并通过对比人工湿地和自然冷冻污水处理技术的优缺点,提出将这两种污水处理技术相结合,形成一个可行的综合污水处理系统,并对该综合系统运用于中国北方滨海盐碱地区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印花镍网生产现状,阐述了印花镍网回收与循环利用的必要性。分析了几种印花镍网清洗方法的优缺点,参考现有的专利设备提出了一种新型激光清洗镍网的方法,并分析了激光清洗镍网的可行性。指出,中国镍网生产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高品质印花镍网仍依赖进口,如循环利用镍网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印花成本;但传统镍网清洗技术存在弊端,降低了镍网回收利用率,造成资源浪费;而激光清洗与现有印花镍网清洗技术相比优势明显、可行性高。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及河北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提出,促进了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沧州渤海新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地带,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使得水资源需求变大,加重了水资源短缺的形势。本文通过分析、统计新区的气象、水量及规划数据,计算了沧州渤海新区的供需水量。结果表明:到2020年需水量约为4.03×10~8m~3/a,预期可供水约3.27×10~8m~3/a,水资源缺口近7600×10~8m~3/a。运用ENVI软件解译黄骅海域的遥感影像,预期新区可开采海冰量约为1.76×10~8m~3,供水约为8 800×10~8m~3/a。因此,沧州渤海新区的海冰储量可观、淡化成本低、水质好,淡化水可替代生态及部分工业用水,海冰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前景广阔,可行性高。在新区内尝试开发利用海冰资源不仅可以减轻灾害损失,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还为我国其他饱受海冰灾害影响的沿海地区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工程创面生态恢复产业化问题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给出工程创面和工程创面生态恢复的定义:工程创面是指伴随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所实施的各种工程措施而在地球表面所出现的破坏了原有自然环境的创伤面;工程创面生态恢复是具有创面防护和生态恢复双重意义的工程任务。认为工程创面生态恢复产业化既是经济建设的需要,也是实施生态文明国策的需要,具有规模较大、设备材料专用、从业人员职业化、社会功能独特等产业化特点,并且是一个朝阳产业。指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理论技术水平低、工程质量差、缺少技术标准、企业行为不规范、产业分工与协作不完善、科研投入不足、人才培养滞后等。建议通过确立产、学、研、官、民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建立国家级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制定技术标准和施工规范,组建产业协会等方式来促进我国工程创面生态恢复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