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无线电   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夏婧妍  翟俊卿 《科普研究》2023,(1):51-59+69+107-108
场馆参观是非正式学习的重要形式,“疲劳的访客”与“访客的疲劳”一直是场馆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场馆疲劳是访客参观过程中的突出现象,自20世纪初就引起学界关注。本文对21世纪以来国外有关场馆疲劳的研究进行回顾,以场馆疲劳的概念内涵和产生原因为切入点,揭示导致场馆疲劳的本体因素、感知因素和场域因素,归纳现有研究在测量场馆疲劳方面的方法、局限与改进措施。在此基础上,结合科普场馆本质属性,深入探寻新时代背景下场馆疲劳的缓解路径,具体包括:打造复元结构环境、应用认知建构模式、建立对话反馈机制。研究场馆疲劳对促进科普场馆资源管理和利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翟俊卿  祝怀新 《科普研究》2015,10(1):42-48,100
我国社会与经济不断发展,现代化建设急需高素质的科技人才。然而,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科学的兴趣减弱,对未来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理想也逐渐淡化,这影响着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本研究以浙江省初中一年级学生为对象,通过问卷对其科学职业理想的状况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结果发现:虽然学生对科学感兴趣,但是很少有学生表示愿意成为一名科学家。家长、同学和学生本人对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的自我效能、对科学家工作的认识,以及参加校外科学活动的频率是影响学生形成科学职业理想的潜在因素。研究还发现,学生的科学职业理想在性别和家庭背景上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翟俊卿 《科普研究》2013,8(6):48-53
现代植物园对植物学的研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社会公众的科普教育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回顾了英国植物园教育的发展历程,对教育项目的设置、教学实践进行了述评,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我国植物园教育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1)强化植物园的教育功能;(2)制定与国家课程标准相结合的学校教育项目;(3)增强植物园与当地学校的合作伙伴关系;(4)为当地学校提供教师在职培训。  相似文献   
4.
方璐  翟俊卿 《科普研究》2023,(6):78-85+98-99
本文旨在探讨科技场馆如何全面、立体、深刻地讲述科学家故事,塑造科学家形象,以弘扬科学家精神。首先,从现实困境着手,揭示科技场馆在科学家精神弘扬工作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其次,使用案例分析法,从展品陈列、导赏系统和科学活动三个方面探索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可行路径。最后,从以科学家精神为纲针对性设计科普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与各方机构合作共创科学家精神弘扬方案两个方面为国内科技场馆后续推动科学家精神弘扬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6.
"植物盲"(plant blindness)现象已成为制约公众接受植物科普和参与植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因素,研究和实践表明,推广社区花园、创新教育方法、利用新技术和改善布展设计等措施可以有效帮助人们更好地关注植物.结合中国现状,建议通过进一步加强"植物盲"的研究、重视传统文化对人们认识植物的积极作用、发挥植物园的科学教育功能和推动自然教育等方式,激发人们认识和研究植物的兴趣,更好地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