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9 毫秒
1.
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F/PEEK)热塑性复合材料因其优越的性能在航空领域有逐渐替代热固性复合材料的趋势。由于热塑性基体的力学性能受温度影响显著,其制孔不同于传统热固性材料。为阐明PEEK基体冷却再结晶过程给孔质量带来的影响,建立考虑孔周热历史的CF/PEEK双搭接拉伸有限元模型,根据温度监测信息对应不同的结晶度,对孔周轴—径向区域进行划分,并测定所需基础材料参数,分析了孔受载时的孔周轴—径向不同位置的力学响应和材料损伤,探究了树脂温变特性对孔承载能力的影响机理,通过对比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验证了仿真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电力电子设备系统出现故障时,漏电电流呈现非正弦特征,并会对漏电断路器的动作特性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脉动直流剩余电流的特征进行分析,建立AC型剩余电流互感器数学模型,分析直流分量对剩余电流互感器输出的影响。采用MATLAB/Simulink建立剩余电流互感器动态仿真模型,对AC型漏电断路器的典型检测与保护电路进行分析,发现脉动直流剩余电流下互感器输出信号失真为其动作特性变化的主要原因。对AC型漏电断路器的漏电保护动作特性进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在脉动直流剩余电流下,断路器不能正确动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卡顿因素对移动视频体验的影响进行测量研究。方法以人的生理电信号与主观量表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人类生理信号对卡顿的有效反应进行分级研究。结果得出人类对移动视频卡顿的最大忍耐限度,以及不同设备对卡顿因素的影响。结论不同设备对卡顿占视频时间比的体验影响不大;卡顿占比极限为卡顿时间占视频时间比20%~25%。  相似文献   
4.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视频业务的迅速爆发,良好的用户体验质量(QoE) 成为运营商挽留用户的关键因素。从用户体验角度,建立不同时延下移动视频业务的评价量化 标准。通过情景实验模拟的方法,以平均主观意见分(mean opinion score,MOS)量表建立用户 视频体验质量的实数映射关系。针对用户对视频观看时延的有效反应进行分级研究,得到以下 结果:单次和多次的初始缓冲时延和卡顿时延对用户观看移动视频的影响并建立用户体验质量 评价等级。在短视频中出现单次时延在4 s 以上,用户会出现负面情绪;在相同延迟时长下, 单次的初始缓冲时延的用户体验质量略优于卡顿时延;对于在一定播放时长的移动视频业务中 出现多次卡顿,卡顿时延短但是间隔频繁的体验质量比卡顿时延长但是间隔时间长的体验质量 要更差。  相似文献   
5.
谭浩  孙家豪 《包装工程》2016,37(14):58-62
目的以无人驾驶汽车和自主驾驶汽车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的驾驶任务进行用户体验分析。方法利用语义分析法获取用户认知信息,将用户口语报告编码后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得出在主驾驶任务中,自主驾驶汽车用户体验高于无人驾驶汽车,而在次级驾驶任务中,无人驾驶汽车用户体验优于自主驾驶汽车。结论在进行主驾驶任务中,用户对自己驾驶操作更加拥有信心,而对无人驾驶汽车存在明显的不信任感。人们在自主驾驶汽车的同时打电话、听音乐或操控导航,会分散注意力从而影响驾驶操作,导致无法安心驾驶,影响生命安全;而在驾驶无人车时,人们通常觉得可以放心操作次级任务而不会影响驾驶安全,从而拥有良好的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理电技术的网页图版率的用户体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网页图版率的研究,来提高网页的用户体验,为网站开发人员提供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理论指导。方法对不同图版率的网页进行用户体验测试,运用生理电技术,测量其心电、皮电,并结合SAM情绪反应量表打分,通过运用主观、客观相结合的方法,来探究用户对不同图版率网页的用户体验。结论在网页设计中,要尽量避免纯图片或纯文字的情况,并且相对而言,网页图版率越高,用户体验会越好。当图版率在20%~90%时,网页的用户体验较好;当图版率在60%~80%时,网页的用户体验最佳。  相似文献   
7.
全球暖化的背景下,环境影响与制造质量的协同探究成为了研究热点之一。激光焊接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制造业,但其碳排放高、能量利用率低。因此,亟需对激光焊接工艺的碳排放特性进行研究,并协同焊接质量展开综合评价。通过搭建激光焊接的碳排放监测平台,分析激光焊接平台各系统(激光发生器、冷水机、机器人、保护气体系统)的碳排放特性,构建激光对接焊的碳排放模型,计算了各系统不同阶段的碳排放占比。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采样法,开展激光对接焊实验,将拉伸强度和焊缝完整性作为焊接性能的评价指标,分析了激光工艺参数(激光功率、焊接速度、离焦量)对碳排放和焊接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焊接速度对碳排放影响最大,而激光功率对拉伸强度和焊缝完整性的影响最大。对于三个响应指标,激光功率呈正向作用,而焊接速度呈负向作用。根据提出的多响应综合评价方法,对25组激光对接焊的实验结果进行了评分与优劣排序。提出的方法可为激光低碳制造的工程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神经网络的316L不锈钢激光焊焊缝形貌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316L不锈钢的激光焊接过程中,其焊接工艺参数直接影响焊缝的形貌,建立焊接工艺参数与焊缝几何形状之间的关系对于优化焊接工艺参数,降低焊接成本非常重要. 根据316L不锈钢焊缝二维不光滑轮廓形貌特点,采用分段函数思想,分别使用Hermite插值和最小二乘拟合的方法描述焊缝轮廓,构建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焊缝二维形貌预测模型. 结果表明,采用Hermite插值的方法能够获得更准确的焊缝形貌,其平均相对误差为?3.49%. 该模型为316L不锈钢激光焊焊缝预测提供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谭浩  魏旭一  孙家豪  王斌 《包装工程》2018,39(14):77-81
目的从用户角度出发,研究移动设备网页浏览过程中网页时延与用户体验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记录多类网页浏览过程中不同时延下用户皮电、心电两类生理指标的变化,利用方差分析以及t检验计算其特征值发生显著性差异时对应的时延长度并对该时延长度进行标记,结合MOS评分量表,对用户的主观感受作出评价。结果实验得到了较为可靠的结论,研究发现不同移动网页时延下用户的体验质量是不同的。用户在打开网页时的主观体验与网页的时延长度整体存在非线性负相关关系。结论当移动网页缓冲时延小于1 s时,用户体验良好;当时延超过1 s时,用户体验质量在一定时延范围内随时延增加而下降且该变化呈现较大的个人差异性;当时延超过4 s时,用户负面体验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电子电器产品铜合金中铅含量,评估了测定方法的不确定度,系统分析并计算各不确定度分量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准曲线的拟合和样品重复测定是影响铜合金中铅含量分析的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某电子电器产品铜合金中铅含量为88.4 mg/kg时,扩展不确定度为4.9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