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能源动力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韦锴  李路华  周瑜  常思远 《电子世界》2014,(18):186-187
随着移动数据业务的爆炸式增长,中国移动提出以TD-LTE技术为主导的四网协同发展的策略。TD-LTE作为未来主要承载移动数据业务的网络,其组网规划成为四网协同发展策略的重点。本文通过对TD-LTE网络承载业务特点的研究,探讨TD-LTE网络组网规划方法。为TD-LTE网络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3.
空间中子探测器能量响应仿真分析及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再生水源热泵系统能够利用城市再生水中的低品位热能为城市建筑进行制冷、供暖,但微生物污垢会降低系统的运行效率与安全性能,而钙离子浓度对污垢的生长有重要影响。本文考察了流动条件下,不同浓度的Ca~(2+)对微生物污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实验中配制了不同Ca~(2+)浓度的人工再生水,并进行旋转挂片实验生成微生物污垢。分别测量了不同Ca~(2+)浓度下微生物污垢的总质量、干重和有机物质量,计算了污垢中游离水与结合水的含水率,并观测了污垢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Ca~(2+)浓度上升会提高微生物污垢的空间多孔化程度,促进游离水含量及污垢总质量的上升。该研究可以对不同工况下微生物污垢的生长进行预测,提高再生水源热泵系统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再生水源热泵系统以城市再生水作为冷热源,为城市建筑制冷、供暖,而微生物污垢是影响再生水源热泵系统效率和安全的重要问题。本研究通过进行挂片实验,利用不同质量分数的杀菌剂苯扎氯铵每天浸泡污垢10 min,考察其抑垢作用。对污垢进行活性染色,并利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对其进行拍照,观察污垢内细胞的活性分布。最后利用Imaris软件分别统计活/死细胞所占的生物体积。结果表明,苯扎氯铵对微生物污垢具有抑制作用,能杀灭污垢内绝大部分细菌细胞,且该作用随其质量分数上升而增强。该研究可对相关抑垢技术提供指导,从而提高再生水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效率与系统安全,促进该项技术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
<正>本文主要研究高校数据中心如何进行“挖矿”整治。为了达到整治“挖矿”的目的,需要解决“挖矿”隐秘性强、更新周期快等特点。本文采用了基于端口白名单的手段,借助于前期调研来建立比较完善的白名单,同时借助于行政手段,一方面加强设备管理;另一方面加强对于师生的宣传和管理。解决了大部分的“挖矿”问题,得到了想要的结果。近年来随着虚拟货币的不断发展,币价节节攀升。  相似文献   
7.
再生水水质复杂,在再生水源热泵板式换热器中极易形成微生物污垢,严重影响换热性能和系统安全。在微生物污垢的研究中,微生物污垢所处流场与微生物污垢的受力和生长是密不可分的。利用CFD方法,借助FLUENT软件,对微生物污垢所处流场进行模拟,从改变流场和强化剪切力的角度出发,主要探究了在矩形流道的基础上,加入主动脉冲流、含有微刻痕、含有颗粒相的流场剪切力对微生物污垢生长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方波形式的脉冲流以及微刻痕可以有效增加壁面剪切力,且脉冲周期越小、微刻痕尺寸越小,壁面剪切力增加越多;含有颗粒相的流场,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加,颗粒个体碰撞概率增加,单位质量碰撞概率减小。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负泊松比钢筋(negative Poisson’s patio rebar, NPR钢筋)与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的黏结性能,通过对27个拉拔试件进行中心拉拔试验,研究了UHPC种类、钢筋种类和外形、锚固长度以及保护层厚度等参数对NPR钢筋与UHPC间黏结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使用声发射技术对NPR钢筋与高应变强化型UHPC间的黏结滑移破坏损伤行为及破坏模式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高应变强化型UHPC与 NPR钢筋的黏结性能优于低应变强化型及应变软化型UHPC;随着锚固长度的增加,拉拔试验的极限荷载逐渐增加,荷载-滑移曲线趋势并未发生明显改变;保护层厚度较小时,会导致试件破坏呈现一定的脆性。NPR钢筋与高应变强化型UHPC间的黏结滑移破坏可分为初始、破坏和残余三个阶段,声发射试验可以较好地表征拉拔试验过程中基体损伤的演化进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