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4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新现代主义设计核心理念视角来界定具有新现代主义风格的服饰,按照结构主义和艺术符号学的观点把新现代主义服饰作为一种符号系统,从指示符号、象征符号、形式美学符号三层次解读了新现代主义服饰产品的语言。  相似文献   
2.
以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江西服装学院“卓越服装设计师”班为例,依据企业实践教学阶段反映的主要问题,从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时间与内容安排、校外运行平台、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分析“卓越服装设计师”“3+1”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3.
安全在企业中是重中之重。本文首先对农民工安全培训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接着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民工安全培训的现状。最后,对加强农民工安全培训的步骤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4.
"解衣般礴"就是强调主体精神的作用,主张人的情感在创作活动中的无拘无束的抒发。神闲意定、不拘形迹、空旷澄澈的精神状态是艺术创作主体创作好的作品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现存续传统葛纺织技艺的考察,以及相关文献的搜集,探析中国传统葛纺织技艺;通过对现存的葛织物与服饰、及文献资料的研究,追溯中国传统葛纺织服饰的形制变迁。研究认为:传统葛纺织类似非遗夏布织造技艺,纺织精细的葛织物需要付出巨大的劳力和智力;中国传统葛衣、葛巾、葛屦皆适宜夏季穿着,主要供下层百姓所用,葛之精细者也被上层社会所接纳;葛纤维较棉、麻、毛、丝纤维刚硬,染色性能差,导致其在纺织品利用中处于劣势,但葛韧皮层纤维良好的吸湿导湿性能,以"夏布"而存在具有优势。挖掘中国传统葛纺织服饰的文明,旨在促进其在当下的复苏与重塑。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后,受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影响,新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在服饰文化中明晰起来。论文通过与现代主义设计和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对比,从服饰文化呈现的新特征,解构是为了更好地建构、人性化设计、象征性,这三个方面归纳新现代主义服饰文化的特征,并进一步指出新现代主义服饰文化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李楼铁矿通风系统存在的新鲜风流短路和大量污风循环的问题,通过对一期工程开采条件和井巷结构特点分析,以及对井下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的系统检测,提出了李楼铁矿一期60万t/a采选工程通风系统优化设计研究方案,现场实施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8.
江西传统夏布绣属民间绣活,其以苎麻手工织造的绣地材质夏布命名。文章以江西新余夏布绣博物馆馆藏的传统夏布绣和夏布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小红的口述为研究范畴,兼对江西省内分宜县双林镇夏布织造基地的田野调查,从传统夏布绣的历史演变、织绣工艺及图案寓意揭示其技艺特征。江西传统夏布绣选用夏布作绣地,因其有材美工巧与就地取材之便,其在刺绣工艺与审美文化上有着汉族民间绣活的共性,醇厚的绣地与稚趣的图案相得益彰,遵循实用绣"制器尚用"的造物理念。  相似文献   
9.
南昌市的纺织服装企业多以加工为主,以此获得微薄的利润。知名品牌缺失,企业对服装创意人才的吸引度不够,导致人才流失严重。打造纺织服装品牌,建立服装创意园,以及推动服装产业升级都需要创意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10.
廖江波  吴婉菁 《包装工程》2020,41(6):313-317
目的新余夏布绣源于当地的民间绣活,以绣地材质夏布命名,其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创新与衍生设计实现了自身的"造血功能",这一成功的经验值得推广。方法以田野考察的形式,走访新余夏布绣传承人张小红和渝州绣坊,追溯新余夏布绣的源流,揭示其在民间织绣技艺上的创新。以新余夏布绣在生活用品中的活化传承与实践,阐述其衍生设计的思路和可能性。结论新余夏布绣凸显绣地夏布的肌理与色泽,丰富了刺绣的表现语言,走出了差异化的发展之路。新余夏布绣的衍生设计立足于生活用品,用刺绣艺术点缀天然的夏布材质,使衍生产品既高雅又经济实惠。新余夏布绣坚持用天然的手工原料,恪守传统手工的核心工艺,变通其外在形式,为传统手工技艺的活化传承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