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7篇
能源动力   16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李锋  端木琳  张世钢  刘芳 《建筑科学》2021,37(2):103-108
天然气作为供热能源在北方城市得以广泛应用,其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余热,采用接触式换热可实现对其高效回收.本文基于(积)耗散理论,研究如何减少接触式换热中的(积)耗散以提高换热效率.本文推导了烟气-水接触式换热表达式,从而得到烟气-水换热曲线方程,并对一段喷淋中的烟气-水换热流程进行了改进,分析了烟气-水换热产生的(积)耗散及本文的优化方向:如何减少烟气露点温度以下的烟气-水换热(积)耗散.研究了在两段喷淋方式下,如何选择分段点可使得(积)耗散最小,并以设计排烟温度30℃为例进行了具体计算,进而得到了不同典型热源在不同排烟温度下对应的喷淋水分段点温度.当设计排烟温度为30℃时,对于典型燃气锅炉和热电厂,相对于一段喷淋,两段喷淋下的(积)耗散可分别减少58%和29%以上.  相似文献   
2.
科学合理的能源规划方案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某典型用户的负荷特点,提出了一种低碳型冷热电联供(BCHP)系统配置方案,通过全年负荷预测和能耗分析,将该方案与其它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可知,该方案可充分利用低位热能,使深入挖掘烟气余热与土壤源等低位热源成为可能;在夏季将制冷与除湿相结合可提高供热供冷效率,并实现热量回灌,保持地热的冬夏季平衡。同其它方案相比,此方案的供热节能与减排量均在50%以上,同时可降低运行费用,增量投资回收期在1 a左右。该方案的确定为低碳型能源系统的配置以及能源规划的制定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低沸点可燃组元混合物贮运过程动态可燃烧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热力学状态及数值分析法对含可燃组分混合物在贮运过程中动态可燃烧性进行研究。当可燃组元为低沸点的可燃混合物时,得出其在贮运过程中发生泄漏捍的燃烧爆炸性与工质性质,可燃组元浓度,泄漏持续时间,系统及环境温度有关,指出低温汽相泄漏的初始时刻泄漏的可燃浓度有可能达到临界可燃浓度,当其与空气以适当的比例混合,而泄漏的局部温度由于磨擦或碰撞等原因快速升高时,有发生燃烧爆炸事故的可以 ,以R32/134a为例给出泄漏时的动态可燃性规律,研究结论对可燃组分混合物在贮运过程中的了燃防爆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技术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电厂循环水余热回收利用对我国节能减排的意义,综述了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的研究进展和技术现状,并对各种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技术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5.
空调用热泵系统热力学和热经济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使空调用压缩式热泵各组成部件有效地,可靠地和经济地组合起来,应综合考虑其制热与制冷两种功能,分别采用热力学效率优化和热经济优化方法对热泵系统进行了分析优化研究,指出以最大热力学效率作为目标函数的热泵系统最优化问题是一个多目标函数最优化问题,必须结合使用情况使制冷与制热相互协调,才能取得整体最优方案。热经济优化综合考虑制热制冷能耗与初投资的影响,可为空计用热泵系统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类新型的热泵型天然气热电冷联供系统,系统利用吸收式制冷机在冬季兼作热泵运行,提高了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除了增加一个回收冷凝热的换热器外,不会过多增加系统的额外初投资.通过对该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这类系统能充分利用天然气这种高品质能源,提高系统的综合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结合吸收式热泵和溶液除湿技术特征,提出了基于吸收式制冷和除湿溶液再生的复合冷源系统。以中央空调常规冷源系统为比较基准,分析了新型复合冷源系统的年供冷性能系数、供冷成本和减排效益。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当输冷距离为5 km,废热价格为20元/GJ时,新型复合冷源系统的年供冷性能系数达23.9,供冷成本为115.6元/GJ。与常规冷源系统相比,新型复合冷源系统年供冷性能系数提高了175%,供冷成本降低了33%,年电耗量降低了77%,可实现深度利用工业废热,大幅降低电网夏季负荷压力。新型复合冷源技术为高效供冷和工业废热深度利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燃气机热电冷联供系统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一种由燃气发动机驱动的热、电、冷三联供总能系统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结果表明该总能系统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9.
吸收式热泵中表面活性剂的强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溴化锂水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后,水蒸气吸收过程的传热与传质系数显著提高。20世纪50年代,国内外就开始对此强化过程进行研究,但目前尚未有被普遍认可的机制理论。研究人员普遍认同马拉格尼对流(marangoni convection)的强化作用,但是缺乏对其合理的解释。以往的研究大都基于静态池实验,这与实际吸收式热泵内吸收器的动态吸收过程(如液膜的形成等)相距甚远。另外,研究人员大都主要研究溴化锂水溶液与水蒸气的气液界面的强化作用,而忽视了溴化锂水溶液与铜管壁面的固液表面的强化过程。本文从微观的角度对2个强化界面进行分析,解释"马拉格尼对流"强化作用产生的原因,结论与诸多研究人员的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0.
开式吸收式热泵具有结构简单、低品位热能驱动、省电等优点,推广利用该技术,对解决目前面临的城市热源不足及提高工业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但运行中存在设备腐蚀、不凝性气体等问题。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开式吸收式热泵的研究进展,其应用领域涉及供暖、空调、制冷及工业生产,处理气流包括空气、燃烧后烟气,驱动热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锅炉、天然气锅炉及电厂锅炉等集中热源和分布式能源,结构形式多样化;简述了开式吸收式热泵在工业余热,特别是天然气锅炉烟气余热和湿法脱硫电厂饱和烟气潜热和水回收领域中的应用;分析了运行中出现的溶液腐蚀、不凝气气体及设备堵塞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