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针对传统智能车辆跟随轨迹控制方法所存在的延迟反应问题,基于车辆的实际行驶和理想行驶的状态偏差,建立了智能车辆超车过程中的轨迹跟随运动模型,并将车辆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相结合,提出了智能车辆超车过程中的控制算法.在PreScan软件和matlab/simulink的联合仿真环境下,实现了智能车辆超车过程中轨迹跟随控制,并进行了60kmn/h、80km/h、100km/h和120km/h速度下的仿真验证.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车辆的行驶速度越高,轨迹跟随的精度也就越精确.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性压力促使企业不断进行产品创新设计.为了提高产品创新设计的效率和成功率,系统化的产品创新设计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物质-场情景分解法,是以情景分解法为基础分析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结合TRIZ理论体系中的物质-场分析法将情景分解法中的问题转化为功能模型,并应用标准解对问题进行求解,为产品创新设计提供一种系统化创新设计方法.最后以轮椅设计为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公众参与主要集中在城市规划宏观层面,对邻里空间尚未广泛研究。将国内外公众参与社区邻里空间设计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综述,总结已取得的一些重要成果,结合国情从参与主体、参与意愿、参与途径、以及保障体系建立上得到相应启示,对探索我国公众参与社区邻里空间的研究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传统邻里结构在当下旧城社更新改造中受到一定程度破坏。邻里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外部交往空间得以实现,通过对街区活力的再生、线型空间的延展以及点状空间的激活,重塑邻里外部空间关系,促进社区居民认知与认同,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对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邻里关系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改善服务接触点构成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来优化服务接触点,提升用户体验。方法在分析服务接触内涵和服务要素的基础上,对服务接触点构成要素及其作用关系进行研究;基于类比设计,将服务接触点构成要素与TRIZ中物质—场模型进行类比分析,构建服务接触点模型;运用TRIZ中标准解求解方法对服务接触点模型进行优化。结果由服务接触点三要素(服务提供者、媒介和顾客)构建服务接触点模型,并通过标准解的应用改善了此模型,实现了对服务接触点的优化。结论通过构建服务接触点模型,结合TRIZ中物质—场分析工具和标准解的应用,为服务接触点的优化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以丰巢智能快递柜服务系统中的服务接触点优化设计为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