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8篇
机械仪表   5篇
能源动力   5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两相热虹吸回路由于较高的散热性能在高功率电子设备冷却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为了解决四通道数字阵列模块的冷却问题,本文设计了一套两相闭式热虹吸回路冷却系统样机并对系统启动特性、充液量和工作倾角对系统散热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样机系统结构及散热性能满足指标要求,启动性能和工作性能良好。此外,该系统对热耗1600 W、局部热流密度接近100 W/cm~2的组件的冷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微小通道液冷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热控技术,利用流动与传热的微尺度效应,可以极大地提高内部流动的对流换热能力。采用冷板流道内嵌矩形微小型肋片群形成微小通道液冷流道结构,针对不同肋片参数的微小通道液冷冷板散热性能进行分析,并针对流道结构进行优化分析,分析表明,微小通道液冷冷板极限散热能力随着肋片尺寸的下降而提高,典型微小通道冷板散热能力达到常规蛇形通道冷板的4倍以上,并成功应用于某型数字阵列模块冷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大型雷达天线的动态变形实时测量系统与方法。针对某大型雷达天线超大测量面积、高分辨率、实时测量、测量空间狭小的测量要求和难点,在对大尺寸变形测量方法分析的基础上,对该测量系统的原理、搭建过程以及应用进行了阐述,说明了该测量系统能实时获得大型雷达天线由于风载、温度等造成的结构动态变形,并且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该天线的电性能畸变的实时补偿。  相似文献   
4.
采用传统双相模型,对堆积床内充分发展后低速过滤贫燃过程进行准稳态数值模拟,考察辐射模型、弥散效应、化学反应机理以及变热物性和热输运参数等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开展输运项分析;将计算结果与准稳态特征值方法的理论结果进行比较,验证理论方法.分析表明,弥散效应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大,但质量弥散在一步总包反应机理中影响很小;双相模型的燃烧波形状与理论方法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5.
多孔介质内层流预混燃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燃气与固体构架之间强烈的换热,使多孔介质内的燃烧与自由流中的燃烧有很大不同.模拟了甲烷/空气预混气在多孔介质内的一维层流燃烧过程,详细考察了多孔介质构架中的辐射换热和气固之间对流换热,并使用了详细化学反应机理,其计算结果能够较好地预测多孔介质内的各种燃烧特性.  相似文献   
6.
微尺度流动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微尺度气体流动及其适用模型进行综述,并以微通道内气体流动为例,采用基于宏观连续介质假定的无滑移、一阶滑移和修正二阶滑移模型,以及基于分子运动的DSMC方法分别进行数值研究,分析不同努森数下各流动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3种典型构型微通道冷板的散热特性,分别为冷板盖板与翅片焊接、冷板盖板与翅片不焊接以及翅片双面插排形式。对比了3种不同构型冷板的散热能力并对3种构型冷板的流阻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翅片排布越密集流阻越大,越不利于整个液冷系统的流量分配。研究了冷却液流量对功率芯片温度的影响,发现冷却液流量较小时,流量增加可大幅降低芯片温度,当冷却液流量足够大时,冷却液流量对芯片温度影响不大。通过对不同翅片高度和不同单边厚度的冷板进行研究,发现翅片高度6mm工况下当翅片和盖板间隙0.3mm时冷板散热能力最强,其余厚度冷板翅片盖板间隙0.2mm时散热能力最强。冷板单边厚度越小,传热热阻越小,功率器件温度越低。  相似文献   
8.
微小空腔内气体的预混燃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ongwell良搅拌反应器模型和详细化学反应机理对微尺度空腔内气体预混燃烧过程进行了零维数值模拟,从微腔体内稳定燃烧的临界半径、点火极限以及稳定流率范围着手,分析了不同预混气成分、不同当量比和不同环境对流换热系数等外部条件对微尺度燃烧点火与熄火特性的影响.稳定燃烧时,大腔体可对应较大的上极限流率,低预混气流率可对应较小的下临界半径;腔体越小(或流率越大),系统启动所需的温度和压力越高.  相似文献   
9.
对固定式大型相控阵雷达天线骨架发展趋势及结构形态进行了概述,大型相控阵雷达天线骨架由混凝土结构、钢混结构逐渐向钢结构方向发展,钢结构骨架具有造型多样、组装便利、施工周期短、施工过程绿色环保等突出特点,详细分析了钢结构骨架外场架设影响要素及架设流程,并针对某大型相控阵雷达钢结构天线骨架外型尺寸大、重量重、架设工作幅度大、精度要求高等特点,从吊装单元划分、吊点选择、吊绳布置、全过程仿真分析与核算、精度调整方法、架设工序及人员分配等维度进行了阐述,在保证钢骨架精度指标和外场架设安全性的同时,实现了全组装钢结构的快速架设。  相似文献   
10.
对国内外地面大型相控阵雷达阵面结构设计相关要求和结构形态进行概述,并针对某大型固定站相控阵雷达阵面结构体型大、安装精度要求高、动态变形要求高、阵面设备多、施工条件受限等具体工程特点,综合系统造型、结构刚强度及安全性、阵面精度保证,以及现场施工特性等因素,基于钢结构体系开展阵面结构设计,对大型天线阵面结构研制流程,以及大型钢结构天线骨架主要设计环节的实现方法进行了阐述,在保证刚强度和精度指标的同时,实现简约式造型和全组装架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