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3篇
建筑科学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水质污染指数日益升高、水资源短缺的今天,去除水渍、净化水质、水资源再利用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都必须解决的难题。以超滤膜为切入口,结合大量国内外文献以及国际上的水处理方法,从絮凝剂种类、投加量、反应时间等多方面入手,采用列举对比的方式,探究超滤膜工艺在水处理过程中的最优解,然后根据实验结果改进了相应设备,使得净水效果得到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徐滢  曹鸿安 《包装工程》2019,40(14):290-293
目的 探究日用陶瓷的趣味性设计方向及策略。方法 立足于日用陶瓷与人们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从日用陶瓷的概念及其造型设计的特征入手,分析其中的趣味性需求,接着结合市场、设计师、消费者3方面的现实需求对趣味性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重要性展开探究,并探讨日用陶瓷在造型、装饰、功能等方面的趣味性表现,最后以此为基础,分别就整体设计、仿生设计、个性设计和情感设计等方面探究具体的设计策略及相关案例,总结其未来发展的路径。结论 日用陶瓷产品趣味性设计立足于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不仅有着美的形式,而且能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在满足了人们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还进一步满足了现代人追求轻松、幽默、愉悦的情感需求。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严格的排放法规,在控制好NOx排放的同时,也需减少N2O、NH3等二次污染物的排放。为探究尾气组分对NOx还原产物的影响,本文用催化活性模拟评价装置,对自制单钯三效催化剂,进行了还原剂种类、CO浓度及水蒸汽浓度对NO转化效率及N2O和NH3生成产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O催化还原NO是导致N2O生成的主要原因,其内在本质在于催化剂表面活性氧物种的协同作用,NH3的生成量在150~400 ℃范围内与反应温度正相关;水蒸汽的加入会促进N2O和NH3的生成,H2O分子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作用抑制了活性氧物种的消耗;增加CO浓度可抑制N2O生成但会促进NH3生成。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电力行业内部与外部异构系统中存在的数据独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行业内外部数据融合解决方案。分析了目前文本信息提取以及知识图谱构建的主流技术路线,提出新的文本提取方案和知识图谱构建方案,实现对多源数据的融合与应用。该技术研究在某电力公司进行管理风险识别试点应用,验证了该研究成果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偶极声源的指向性是影响声源识别结果的关键因素。目前,偶极声源的识别方法通常是基于声源的指向性信息先验假设,然而在实际偶极声源识别中,很难事先获得声源的指向性信息;此外,声源分布在二维平面上的假设通常不适用于实际的气动系统。为了准确识别指向性信息未知的偶极声源,并获得声源的三维成像结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迭代L1最小化算法的等效源方法。该方法将声源指向矢量作为未知参数,从测量声压与等效源源强的传递函数中分离出来,并通过加权迭代L1最小化算法将声源指向矢量与等效源源强一起求解出来,进而利用这些求解获得的声源信息进一步预测声场。与以往的偶极声源识别方法不同,该方法可以实现指向性信息未知偶极声源的三维成像。指向性信息未知偶极声源的三组仿真案例和自制类偶极声源的实验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徐滢 《天津化工》2013,27(5):52-53
重点介绍了化工设计中遇到的有关罐区设计的主要检测仪表;阐述了化工设计中罐区设计的主要仪表选型要点和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7.
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深度学习在近年来飞速发展,已成功应用于多个领域的研究工作中。深度学习算法为解决雷达信号处理领域的瓶颈问题提供了新的突破口,也带来了新的技术难题。文中针对深度学习在低截获与无源雷达波形识别、自动目标识别、干扰杂波信号的识别与抑制以及雷达波形与阵列设计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全面梳理总结,重点介绍和分析了近年来提出的基于深度学习的雷达波形识别和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自动目标识别方法,阐明了限制深度学习算法性能的主要因素,旨在为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开展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徐滢 《佛山陶瓷》2009,19(12):32-33
在陶瓷艺术的发展史中,伴随着瓷器的制作,先人们创造出了大量的装饰技法与装饰形式。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陶瓷装饰的技法和形式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扩展,更加多样化的元素融人到陶瓷艺术中来。其中,充满着自然气息的蓝印花布纹样表现手法在陶瓷装饰中显现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从蓝印花布的起源、陶瓷装饰的发展以及其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几方面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徐滢 《包装工程》2019,40(8):296-298
目的探究日用陶瓷的艺术定义及其多元化设计的方向和策略。方法结合日用陶瓷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对日用陶瓷的定义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缺少竞争力、缺少文化价值与使用价值、缺少市场分析等不足,从造型、装饰、材料等方面分析日用陶瓷产品设计的发展方向,最后从人性化、交互性、趣味性和情感化角度展开具体策略分析,并对未来日用陶瓷产品设计的整体思路进行整理和思考。结论在日用陶瓷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将多元化设计风格融入其中,以开放的思维进行尝试,是准确把握产品设计与消费者心理活动规律契合点的关键,也是实现陶瓷产品功能、形式与文化、情感相统一的有效途径,赋予了日用陶瓷产品永恒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徐滢 《现代装饰》2014,(11):187-188
<正>引言当代生活就像一颗廉价的彩色玻璃球令人着迷,它流光溢彩,折射出今日我们所生活的周遭世界的种种情状。人们生活在这个如万花筒般浮华艳丽的世界里似乎如鱼得水,在霓虹灯闪烁的节奏中理直气壮地扮演着这个时代"物质人"光鲜的角色,呈现出红男绿女、轻歌曼舞状的典型的世俗的小市民文化趋向和审美情趣。走在长安街、王府井大街上,稍一仰头就可以看见到赋有皇族宫殿般特色的飞檐屋瓦,有趣的是屋顶的下部分建筑风格却是典型的现代西式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