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2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6篇
水利工程   2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是近年来京郊小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方式,对提升区域生态环境和打造特色村镇有重要作用。以怀柔区长哨营乡东川区域为例,对打造京郊特色旅游村镇的生态环境治理模式进行探索。首先分析了区域内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然后阐述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措施的定位和规划,最后介绍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主要工程措施,总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过程中的经验,形成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通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将东川区域村镇打造成宜人宜居的京郊特色旅游村镇,为新形势下的京郊特色小流域建设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电网检修过程中,必然涉及到断路器的倒闸操作,不同的倒闸操作的选择,可改变潮流分布进而也会改变系统运行风险。通过工程中典型的例子,利用概率统计的方法进行计算,并将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优选出最有利的方案,从而能够有效控制潮流分布,降低在倒闸操作过程中系统运行的风险。电网系统运行规划工程人员参照该方法可以进行类似的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3.
复合抛物面聚光器中的接收体多为翅片式玻璃真空管,该接收体不适合对气体介质进行聚光集热。文章设计了新型V形接收体复合抛物面聚光器,通过在单层玻璃管中嵌入V形不锈钢板,实现了聚焦太阳能的光热转化,提高了空气介质的温度。文章利用光学仿真软件对复合抛物面聚光器内光线的传播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在实际天气条件下,测试了不同空气流速对V形接收体出口温度的影响,研究了聚光器内封闭空腔和玻璃盖板的温度变化趋势,通过计算得到了复合抛物面聚光器的集热效率。分析结果表明:接收体出口温度随着空气流速的减小而升高,当空气流速由3.03 m/s减小至1.03 m/s时,接收体出口最高温度由44.13℃升高至70.9℃;复合抛物面聚光器集热效率随着空气流速的增大而增大,当空气流速由1.03 m/s增大至3.03 m/s时,复合抛物面聚光器平均集热效率增加了47.91%。  相似文献   
4.
JYB-714型液位继电器教学演示实验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雅茹 《现代电子技术》2009,32(19):134-135,142
以JYB-714型液位继电器为实验对象,设计开发了可用于教室或实验实训室教学演示的实训项目,通过学生实际接线与试验,使学生正确掌握JYB-714型液位继电器的结构,电源类型,接线端子数目、作用,接线方式等应用技能.在实训中认识设备、熟悉设备,进而掌握设备的使用技能,体现了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职业人才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基于MSP430F149单片机和G18数据通讯模块的输电线路绝缘子污秽遥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通过数据监测分机实时在线检测输电线绝缘子表面的泄漏电流和环境温、湿度等数据,利用GSM网络以短消息(SMS)方式将数据传到远程系统主机进行分析,得出绝缘子的污秽状况,并在污秽过度时及时告警,为准确划分污区和实现状态检修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庚烷/硝酸异丙酯混合体系中加入不同粒径的无机纳米凝胶剂,实现燃料凝胶化;并在部分样品中添加纳米铝粉,制得一系列凝胶燃料;以此来研究凝胶剂粒径和铝粉含量对凝胶燃料流变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比重杯和氧弹量热仪测试凝胶燃料的微观形貌、密度与燃烧热;利用流变仪测试凝胶燃料的剪切变稀性、蠕变性以及非线性黏弹性等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凝胶化的燃料具有更高的密度和体积燃烧热;大粒径凝胶剂体系的假塑性更明显,网络强度更大,但内部结构易碎;铝粉的加入破坏了絮凝体网络的连续性,增强了凝胶燃料的塑性,降低了蠕变恢复能力,但会提升凝胶燃料的整体强度。添加质量分数20%的铝粉后,凝胶燃料的零切黏度η0提高了6倍,储能模量G0 提高了3倍,蠕变恢复能力rc 下降了33%。  相似文献   
7.
通过传统微生物培养分离手段从山西老陈醋醋醅中分离醋酸菌,采用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肠杆菌基因间保守重复序列(ERIC)分型及发酵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共分离筛选出20株醋酸菌,经鉴定18株为巴氏醋杆菌(Acetobacter pasteurianus),2株为醋化醋杆菌(Acetobacter aceti)。经ERIC分型,18株巴氏醋杆菌属于5个分型(Ⅰ~Ⅴ型),2株醋化醋杆菌属于2个分型(Ⅰ和Ⅱ型)。经发酵特性研究,巴氏醋杆菌、醋化醋杆菌中Ⅱ型菌株的温度耐受性均优于Ⅰ型;巴氏醋杆菌Ⅰ型菌株产酸、产乙偶姻能力优于其他型的菌株。在此基础上,筛选出的1株性能优良的菌株,为巴氏醋杆菌SAV-CP 1884,其可耐受高温45 ℃、酒精度10%vol及pH 3,乙酸产量高达9.87 g/L、乙偶姻产量为0.86 mg/mL。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工业固废电石渣的回收利用,进行以电石渣代替石灰为原料制备电石的可行性分析。采用多级旋振湿筛分离技术对电石渣除杂,采用压力测试等物理方法对电石渣灰球与天然石灰块的硬度、粉末率等性能进行比较分析。并以电石渣灰球为原料,在2 000 ℃以上的高温下进行煅烧试验。结果表明,除杂后的电石渣中CaO的含量为88.32%,活性度为378 mL,活性度较高,符合电石用石灰的理化指标;在高温、摩擦及跌落撞击条件下,电石渣灰球的抗压强度及粉末率均优于天然石灰块;电石渣灰球与焦炭在高温条件下煅烧的产物的主要成分为CaC2,为电石;将电石渣代替石灰以制备电石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对传统发酵食品中分离的97株乳酸菌的抗生素耐药性进行评估及耐药基因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分离菌株对万古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性较强,耐药率达50%以上;对氨苄青霉素、红霉素、甲氧苄啶、头孢呋肟较敏感,耐药率为10%左右。携带最多的耐药基因是tetM(91.75%)和ermB(86.60%)基因,其次为aac(6,)-aph(2')(53.61%),lnuA(45.36%),tetK(39.18%),ermC(36.08%),strA(34.02%)和blaZ(32.99%)基因,携带率相对较低的基因为strA(27.84%),msrA/B(22.22%)和aph(3')-III(7.22%)基因。另外,所有乳酸菌中均未检测出氯霉素(cat)和万古霉素(vanX)耐药基因。多重耐药菌株在发酵乳制品中的分离率最高,且多出现在植物乳杆菌(45.83%)、凝结芽孢杆菌(20.83%)和耐久肠球菌(12.28%)中。MTP试验结果显示70%的菌株都具有产生物被膜的能力,其多重耐药性显著高于不产生物被膜的菌株。综上所述,乳酸菌的耐药性可能成为重要的食品安全隐患,急需出台一系列用药规定,减少抗生素的选择压力,加强食用菌株的安全性检测。  相似文献   
10.
对20株分离自山西老陈醋醋醅中的乳酸菌菌株进行益生特性和安全评价。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172,173和发酵乳杆菌179具有较强的DPPH、胆固醇的清除能力,生物胺降解能力,ACE抑制活性及产细菌素、γ-氨基丁酸和乙偶姻的能力。毒力基因PCR结果显示大部分菌株呈阴性,仅有少量菌株呈现hyl(2/20)和ace(2/20)阳性。抗生素抗性基因erm B和tet M的检测率较高,分别达到70%(14/20)和65%(13/20)。另外2株淀粉乳杆菌显示出bla Z和van X阳性。有7株菌携带编码酪氨酸脱羧酶的tdc基因,5株菌携带odc(鸟氨酸脱羧酶)基因,未检测出hdc(组氨酸脱羧酶)基因。吲哚试验、硝酸盐还原酶、D-乳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小鼠毒理实验进一步证明了植物乳杆菌172,173和发酵乳杆菌179这3株菌的安全性,为进一步研究与应用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