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机械仪表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为了能够预测粗糙结合面法向接触的能量耗散和阻尼的变化规律,在Hertz和Abbott-Firestone经典接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加载-卸载混合弹塑性接触模型。首先,研究单个微凸体在完全弹性和塑性接触状态下的受力特性,推导出混合弹塑性状态下接触面积和力的数学表达式,进而研究能量变化规律和接触阻尼特性。然后,通过文献中的实验数据,并且和完全弹性、塑性状态下的接触模型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分析能量耗散和法向接触阻尼与法向变形量、硬度以及硬度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结合面能量耗散随着法向变形量的增加而变大,而法向接触阻尼随之减小;在法向变形量一定时,接触阻尼随着材料硬度的增加而变大,而硬度指数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观测交流伺服系统的开环频率响应方法,通过注入伪随机信号进行闭环测量.通过功率谱的计算来辨识系统开环频率响应.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通用变频器、交流永磁同步伺服驱动器和交流异步伺服驱动器在数控机床行业的应用现状;提出并阐述了交流伺服驱动器使用的统一型硬件平台的设计特点和技术要点;通过对永磁同步电动机和感应电动机的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算法的异同点分析,提出了设计通用型交流伺服驱动器的一种合理的控制算法架构;在吸收软件工程中面向对象编程思想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适合于团队开发的高效的控制软件开发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 针对在球体斜碰撞过程中,包装材料界面能量变化及其量化表征的问题,基于碰撞接触面的几何特征,提出外加能量吸收率、传递率和转换率的计算模型。方法 首先,分析球体斜碰撞接触面的几何特征,利用基圆和滑移面面积建立能量吸收率、传递率,以及不同方向能量比率的数学表达式。然后,通过搭建球体自由跌落斜碰撞测试平台,分析冲击角、衬垫厚度、跌落高度、球体直径和材料密度对能量参量的影响。结果 通过碰撞接触面积计算能量吸收率和转换率,遵循了能量守恒定律,具有可行性;能量吸收率在75%以上,并随着跌落高度、球体直径和密度增加而变大,而冲击角对能量吸收率的影响较小;法向能量比率随着冲击角增加、球体直径减小而下降,切向能量比率与此相反,跌落高度和密度对能量比率无明显影响;在给定工况下,衬垫的最佳吸能厚度为4 mm。结论 文中的分析有助于包装材料碰撞界面处能量变化以及接触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齿槽转矩是影响电动机运行平稳性的重要技术指标,为了能快速测量电动机的齿槽转矩,介绍了几种简单的齿槽转矩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巷道堆垛机设计过程中,考虑了轨道高低不平顺对其性能的影响。根据功率谱密度与轨道随机不平顺的关系,基于Blackman-Tukey对轨道不平顺进行数值模拟,将模拟值导入堆垛机的有限元模型中,在不同等级不平顺和不同速度作用下,得出立柱顶端振动位移图、底端应力图和载货台的振动位移图。借助轨道等级功率谱再现虚拟轨道不平顺对巷道堆垛机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