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轻工业   18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害是限制黄瓜低温贮藏和运输的主要因素,以黄瓜品种‘露地二号’为试材,对黄瓜叶面进行采前喷施CaCl2,以增加黄瓜的耐冷性,研究采前喷钙对黄瓜采后冷藏(4±0.5) ℃品质的影响,为春冬两季黄瓜的长途运输和贮藏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冷藏期间各处理冷害指数、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冷藏期间均上升;硬度降低,色泽变暗,可溶固形物含量和主要香气物质相对含量均减少。冷藏结束时,0.75%、1% CaCl2处理黄瓜的冷害指数最小为0.3,而且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钙处理黄瓜的硬度均比对照大,CaCl2质量分数越大硬度越大。0.75%和1% CaCl2处理黄瓜含有更多的可溶性固形物,脯氨酸生成量也较多,主要的香气物质相对含量也较大,并且在贮藏期间色泽保持均比对照好。综合考虑,最终确定0.75% CaCl2处理为黄瓜喷钙的最佳质量分数,能较好地维持黄瓜采后品质,将冷害症状出现延迟了4 d。  相似文献   
2.
1-MCP及其结构相似物处理对番茄采后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研究环丙烯类乙烯抑制剂的作用效果,以绿熟期番茄为试材,用1-甲基环丙烯(1-MCP)、1-戊基环丙烯(1-PentCP)、1-辛基环丙烯(1-OCP)处理后,常温(18℃±2℃)贮藏,每隔3 d测定1次理化指标,研究三者对番茄果实后熟衰老和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及其结构相似物处理番茄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的峰值,抑制了番茄果实硬度的下降,延缓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上升,同时也有效抑制了后熟期番茄果实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延缓了果实的后熟衰老。3种试验的抑制剂中,1-MCP、1-PentCP和1-OCP处理随支链长度的增加,抑制后熟衰老的效果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大中型企业正在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其核心在于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企业活力,增强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同样,工程施工企业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施工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施工企业能否为社会提供质量好、工期短、造价低的产品.而施工企业能否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关键在于施工企业有无低廉的成本,要控制好企业成本,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尤为重要.因此,加强施工企业项目经理部的经济核算工作是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采用实验设计方法对超声楔形焊引线键合工艺进行实验设计,研究了超声功率、键合压力和键合时间对键合强度的影响,得到了拟合程度好的统计模型和优化后的超声楔形焊工艺参数。在最优的工艺条件下,键合质量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不同支链长度的3种环丙烯类乙烯效应抑制剂二次处理对番茄采后乙烯生物合成及乙烯生物合成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分别采用0.75μL/L 1-MCP(1-Methylcyclopropene,1-甲基环丙烯),2μL/L 1-PentCP(1-pentylcclopropene,1-戊基环丙烯)和0.5μL/L 1-OCP(1-octylcyclopropene,1-辛基环丙烯)处理番茄,以不处理为对照,并于贮藏第8天进行了二次处理,对处理后番茄果实常温货架期间的乙烯生物合成及其基因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乙烯效应抑制剂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番茄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同时抑制了ACS2和ACO1基因的表达量,上述效果又随支链长度的延长而呈现减弱的趋势;3种处理均较好地保持了番茄果实贮藏期间的品质,二次处理对果实贮藏特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针对酒精粗检漏试验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阐述了应当采用何种手段来确保整个粗检漏试验过程中,不会因为干扰因素而对试验结果进行误判。  相似文献   
7.
8.
为研究不同支链长度的3种环丙烯类乙烯效应抑制剂处理对番茄采后乙烯生物合成的影响,分别采用0.75μL/L 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2μL/L1-戊基环丙烯(1-pentylcclopropene,1-PentCP)和0.5μL/L 1-辛基环丙烯(1-octylcyclopropene,1-OCP)处理番茄,以不处理为对照,对处理后番茄果实常温货架期间的乙烯生物合成主要物质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3种乙烯效应抑制剂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番茄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的呼吸强度,减少乙烯释放量,显著抑制果实中1-氨基环丙烷-1-羧酸氧化酶(ACO)和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成酶(ACS)活性的升高,并抑制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的积累,上述效果又随支链长度的延长而呈现减弱的趋势;3种处理均较好地抑制果实贮藏期间细胞膜透性,减缓MDA含量的升高速率,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1-MCP和1-PentCP处理可能通过抑制乙烯生物合成中的ACS和ACO活性,抑制ACC和乙烯的合成,从而延缓番茄果实的成熟衰老进程,有利于保持果实品质,而1-OCP处理对番茄组织中ACC含量影响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研究添加CO_2生成剂对西兰花运输过程中花球品质和代谢特性的影响,以及筛选西兰花运输过程中适宜的CO_2浓度。方法以西兰花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CO_2(二氧化碳生成剂)对西兰花花球采后模拟运输条件下生理特性和品质的影响。结果保持较低体积分数(3%和6%)的CO_2能较好地抑制西兰花采后运输条件下的呼吸强度,延缓乙烯释放量增加的时间和速率,抑制花球叶绿素的降解,保持花球的颜色,同时降低了西兰花在运输期间的腐烂指数。通过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经体积分数为3%CO_2处理后延缓了货架期间花球中丙二醛(MDA)含量的升高速率,添加一定浓度的CO_2(3%)后通过诱导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的活性,提高了西兰花组织内部活性氧的清除能力,从而保持了花球的品质。添加较高浓度(9%和12%)的CO_2在运输前期(前3 d)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之后反而会促进花球的代谢速率(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量),从而加速了花球的黄化及腐烂,表现出被伤害的症状。结论运输前在包装内加入可产生体积分数3%CO_2的生成剂能较好地降低西兰花常温运输期间的代谢水平,保持花球品质,从而延长了运输时间。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国家对食品质量安全人才的需求,许多高等学校陆续增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法规与标准是食品质量与安全 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同时也是食品安全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由于食品法规与标准课程主要以标准和法规的介绍讲解为主,难 免枯燥乏味、教学方法单调,难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取得食品法规与标准课程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教学存在的主要问 题,从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构建教学评价体系和加强教学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思考,以期为培养更多具有扎实食 品法规与标准知识的专业人才服务,为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