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5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在分析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优化整合主线课程群的教学内容,设置包含专业兴趣培养、建筑思维建构、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等各类教学环节的"一心多面式"专业课程。以"传统建筑改造与更新"课程为例,结合"体验教学"+"理论课"+"设计实践"三个模块教学,建立一个专业课程和实践基础课程的系统化教学模式,加强专业设计及实践环节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长久以来,艺术都被认为是对自然的一种模仿,如何更为真实而全面地反映现实世界是传统艺术一直追求的目标。建筑艺术毋庸置疑,一直以来都担负着创造现实、创造世界的重任,且建筑空间和建筑形体通常都具有艺术的属性。文章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艺术主张和观念的转变来探讨现代建筑的产生,并从构成主义雕塑作品和立体派的思想观念分析现代建筑的本质性意义,最终形成对现代建筑和现代美术的"现代性"思考。  相似文献   
3.
方智果  熊承霞  章丹音 《包装工程》2017,38(24):200-204
目的研究碳纤维在家具设计中的重要性,让人们认知碳纤维材料的新用途。方法阐述碳纤维的基本特点及其应用现状,分析碳纤维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介绍碳纤维在家具设计中的实践与应用前景。结论在科技技术不断增强的未来,高科技碳纤维家具可满足人们实用性及美观性需求,未来在家具设计中必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从马克·奥热(Marc Augé)的当代人类学理论出发,以历史、身份及人与空间关系的“人类学场所”特征为出发点,以上海月星·环球港的商业空间生产为例,探讨建筑师在“非场所”生产中赋予空间“场所”意义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章丹音  朱钟炎 《城市建筑》2014,(15):359-360
基于景观图像的统计,外滩、南京东路、陆家嘴、人民广场、城隍庙-豫园、新天地是当代上海城市景观的视觉消费文本。“扁平化”城市界面、“奇观化”城市建筑、“主题化”城市空间暗示了“视觉表象化”的景观形态。  相似文献   
6.
7.
通过对基于互联网图像数据开展城市意象研究文献的分析,发现当前的研究涵盖了徐磊青教授所提出的城市意象研究三大主题:结构性的城市意象研究,独特性的城市意象研究与评估性的城市意象研究。对这三种研究取向进行分析,归纳了以两种信息数据(图像元数据与图像内容)为出发点的研究方向,并对未来城市意象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反思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解构主义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智果  熊承霞  章丹音 《包装工程》2017,38(18):127-131
目的研究解构主义思潮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影响,将解构主义理论规范原则应用于家具创作,形成一种独特的设计风格和理念。方法研究以设计者的角度,从造型形态、材料质感、设计构思、功能色彩运用等多角度来分析解构主义的精神及其手法,将其运用于家具设计当中。结论解构主义思潮对家具设计的影响是巨大的,解构手法有利于设计的可持续创作,对于拓展家具的外观材质设计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文化原型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包装设计具备"共时"的凡俗生活映射,而文化原型则是华夏中国文明的基础,挖掘其价值并运用,必然带动整体社会道德审美的光辉。方法以文化原型中的"玉"文化为华夏大传统基因使之透过包装形态的承载,达到设计治疗的社会功效。通过文化人类学和考古等文献资料的分析,梳理在当代具有特殊内蕴及美学的包装设计样态,释放本土文化在全球化思潮影响下的内在原动力,最后借用经典而独具美质的包装作品比附大传统文化精神的视觉呈现。结论彰显包装设计"与民相随"的特征中作为华夏文明的传播新视角,唤起人们对与包装设计作为"文化原型"应用的思考,以设计实践考量玉德信仰的转化与超越。  相似文献   
10.
章丹音  李慧希  熊承霞 《包装工程》2020,40(22):320-325
目的 作为社会治理中重要一环的城市社区微更新,应当使其匹配相应的公共设施设计,对城市社区微更新语境下的公共设施实践方式进行深入剖析,启发针对不同场地、人群、情境、需求的公共设施设计思路。方法 从设施品质高低、设计师介入程度出发归纳三种类型的公共设施,然后从三种不同类型设施的释义及其设计组织方式出发,在设计立意、设计方法、设计案例方面分析不同类型设施的设计实践过程。结果 得出社区微更新语境下不同类型公共设施的设计立意及设计方法。结论 城市社区微更新语境下的公共设施设计应该更加关注居民的生活行为方式,更加关注设施的趣味营造与可持续设计,更加关注公众参与和社会治理,并以此作为出发点形成设计构思,激发社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