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2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传统成本法无法适应现代生产环境的问题,文章对几种新兴的成本管理模式进行了概括,并从管理的范围和重点、成本核算体系、成本控制方法和适用环境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和分析,并得出结论,提出面向车间层成本管理新模式应该具备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规模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滚动窗分解的多瓶颈调度算法.该算法基于关键路径法进行多瓶颈机器的识别,沿时域将大规模调度问题分解为多个子问题进行求解.在子问题创建过程中,提出负荷均衡分布的规则,使得各工件在各子问题中的负荷均匀分布,以实现算法求解过程的稳定性;在子问题的求解过程中,遵循约束理论中瓶颈机主导非瓶颈机的原则,采用瓶颈工序最优化调度、非瓶颈工序采用分派规则快速调度的调度策略,提高算法的求解效率;通过相邻子问题间的工序衔接再优化过程,以及全局解评价子问题染色体适应度值策略,有效避免了子问题分解创建和求解过程的局限性,提高了算法的求解质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佳的求解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基于正交试验的作业车间瓶颈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作业车间现有瓶颈识别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试验的瓶颈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正交表和多种分派规则构造试验方案,以生产系统作业目标为衡量指标,快速便捷地实现瓶颈机器的识别.该方法能够在生产任务执行之前,预先给出瓶颈机器所在,以指导生产计划和相关生产准备.通过与移动瓶颈识别法对不同规模的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标准算例进行仿真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的优越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作业车间设备故障引起瓶颈漂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推理理论的瓶颈设备漂移预测方法。该方法建立了瓶颈漂移预测模型,并将瓶颈设备预测周期分为多个滚动窗,通过初始滚动窗内各设备先验瓶颈概率的计算、设备故障模拟与条件概率的计算、相邻滚动窗内各设备先验瓶颈概率到后验瓶颈概率的转换,依据瓶颈漂移预测模型来实现瓶颈设备的动态漂移预测。最后通过实例对瓶颈漂移预测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5.
下沉式建筑能够有效利用地下空间提升土地利用率,同时规避地下建筑通风不良、采光不足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开发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正交试验优化下沉式建筑底层通风和采光的方法。该方法运用数值模拟工具计算下沉式庭院的通风、采光指标值,针对下沉式建筑的设计要素(如:下沉深度、下沉宽度、底层窗台高度、楼层数),基于正交试验方法,分析各要素影响下沉式建筑底层风环境、光环境的主次顺序和规律,并对各设计要素的取值进行优化决策,得到使下沉式建筑底层通风、采光综合最优的方案。该方法可以为下沉式建筑的初期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研究材料、设备、工人等资源受限条件下的Job-Shop动态调度问题。将设备按设备簇、设备组、机床层层细分,结合混合遗传算法GASA(genetic and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与双向调度策略,研究了工艺路线可变的以生产周期和关键工件交货期为目标的离散型动态调度方法,建立了数学模型,借助Matlab强大的仿真功能得出仿真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大规模作业车间的瓶颈分解调度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规模作业车间生产调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瓶颈工序分解的调度算法.该算法采用正交试验进行瓶颈设备的识别,在设备层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工序级的分解,将大规模调度问题分解为瓶颈工序集调度、上游非瓶颈工序集调度和下游非瓶颈工序集调度三个子问题,通过子问题的求解和协调获得原问题的解.该算法遵循约束理论中"瓶颈机主导非瓶颈机"的原则,抓住调度问题的关键因素,采用分而治之的调度策略,不仅较大程度地降低了原问题的计算规模和复杂度,还兼顾了求解的质量.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优越性和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8.
机械加工厂房由于空间高大、设备多、发热量大且24小时连续运转等,其热环境特点与民用建筑不同。提出一种基于正交试验研究围护结构对厂房能耗影响的方法,该方法能够考虑围护结构设计因素交互作用时对厂房能耗的影响,区别于传统的单因素分析方法。以西安市某公司叶片加工车间为例,通过EnergyPlus软件进行能耗模拟,研究围护结构设计因素(WWR、WFR、侧窗传热系数、天窗传热系数、外墙和屋顶保温板厚度)同时变化时,各因素对厂房能耗影响的主次顺序、显著程度及影响趋势,并给出了厂房总能耗最小的各因素优化取值组合方案,为机械加工厂房节能设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由于涡轮叶片所处的工作环境复杂,受到壁面及燃气辐射干扰,导致测温十分困难。为进一步分析涡轮叶片表面在端壁影响下的温度分布情况,采用数值模拟结合自定义编程的方式进行了含端壁涡轮导叶的温度误差验证计算。利用自定义编程对经典同心球模型进行了角系数,有效辐射等可靠性验证计算,验证方法可靠。基于该方法进行了端壁与涡轮导叶各网格单元的角系数,叶片表面间的辐射换热计算,输出涡轮导叶的表面辐射特性分布,运用玻耳兹曼定律反推导出该工况涡轮导叶所受到的辐射能流分布情况;计算分析了不同误差影响机理下,含端壁的涡轮导叶温度误差分布情况,探明了热辐射环境下对叶片表面辐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口黑体辐射温度在1 400~1 800 K之间,进口辐射强度是对叶片换热影响最大的因素;利用有效辐射和所计算的误差分布可知,进口辐射温度影响区域主要是叶片前缘区域,最大计算误差不超过2.82%;通过有效辐射及误差分布可见,出口黑体辐射温度的变化对于涡轮导叶的影响较小,受温度影响区域也主要为叶片前缘区域,最大计算误差不超过2.35%;叶片表面发射率与温度成正相关,当叶片表面发射率增大时,叶片表面温度随之均匀升高,在真实工况...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产品组合优化研究仅考虑自制资源能力限制、未考虑外包资源能力限制的问题,建立了能力受限产品组合优化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模型分析和比较,得出了能力受限模型优化解的特征,为进一步构建仿生算法奠定了基础.应用免疫算法和约束理论构建了仿生算法-IA_TOC_Ⅲ,通过相应变通处理可用IA_TOC_Ⅲ算法求解考虑自制/外包情形的所有模型.通过对单/多瓶颈算例的仿真,IA_TOC_Ⅲ仿生算法在合理时间内得到了大、小规模产品组合决策的优化解.通过与已有算法的比较,验证了本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