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7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0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Amberlite XAD-2树脂吸附洗脱分离的方法和甲醇直接提取法对树莓汁中的键合态香气物质进行了分离,对得到的键合态香气物质进行了酶水解释放,采用GC-MS分析方法对水解得到的键合态香气物质进行了分析鉴定,重点比较了这两种方法的提取效果,并对酶水解后的糖基部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甲醇直接提取法只提取得到4种键合态香气物质,总含量为77.1μg/kg,包括2种苯系物和2种脂肪醇类物质;Amberlite XAD-2树脂吸附洗脱提取法共提取得到20种键合态香气物质,包括11种苯系物,6种醇类物质及3种萜烯类物质,总含量达3042μg/L。两种方法提取得到的键合态香气物质在种类和含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Amberlite XAD-2树脂吸附提取法提取得到的键合态香气物质种类丰富。树莓汁中糖苷键合态香气物质的糖基部分含有甘露糖和葡萄糖两种单糖。  相似文献   
2.
采用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研究了自然发酵和接种发酵树莓酒中的香气物质,并对其进行感官分析,GC-O确定特征香气活性物质。结果表明,自然发酵、接种发酵树莓酒和模拟酒的香气轮廓相似,醇香最突出,但与树莓汁感官分析相差很大。发酵后,有15种香气物质消失,但产生了具有醇香味的酯类物质。自然发酵和接种发酵果酒中分别检出19、18种游离态香气物质,其中酯类最多;发现3和5种键合态香气物质,主要为苯系物。采用GC-O嗅闻技术分别从模拟酒、自然发酵和接种发酵果酒中检出到10、21和17种游离态香气活性物质,并鉴定出其中的8种、18种和14种化合物,主要为乙酸乙酯、苯乙醇等。从自然发酵和接种发酵树莓果酒键合态组分中分别检出了5种和8种有气味的物质,并鉴定出了其中的3种和4种化合物,主要为庚酸、苯甲酸等。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化时代,企业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信息化成果运用到企业发展中,且在运用过程中使用信息化将有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本文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出发,总结了信息化对企业的影响,并对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一步研究了在信息化时代下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提高果汁含量和选用效果良好的复配增稠剂对柑橘为原料制成的果汁型橙汁囊胞饮料的悬浮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同时采用SPME-GC-MS技术对其几种主要香气物质进行了鉴定分析,并研究了其流变特性。实验结果表明,0.2%黄原胶+0.25%果胶,0.15%CMC+0.2%黄原胶+0.1%果胶,0.1%CMC+0.05%黄原胶+0.1%琼脂和0.1%黄原胶+0.1%果胶+0.1%琼脂等4种不同组成的复合稳定剂对果汁型橙汁囊胞饮料的悬浮效果良好;添加了增稠剂的果汁更加稳定,且为非牛顿流体,呈典型的假塑性流体特征,且添加增稠剂对橙汁囊胞饮料中的几种主要香气物质的释放造成了一定影响,不同组成的增稠剂对其影响也不太相同,其中3-蒈烯、d-柠檬烯、β-香叶烯、γ-萜品烯和紫苏醛被检出的含量均出现明显降低,但饮料的表观粘度与香气释放没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汁胞是柑橘汁胞饮料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品质决定了柑橘汁胞饮料的色泽、口感等一系列感官指标。本文以夏橙、赣南脐橙、温州蜜柑和湘西椪柑四种柑橘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四种不同柑橘汁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汁胞柄长度、色度等理化指标的差异,并对不同品种的柑橘汁胞进行了感官评定,综合二者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四个不同品种柑橘汁胞中VC含量在20~45mg/100m L之间,其中赣南脐橙的VC含量最高,湘西椪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除湘西椪柑与赣南脐橙之外,四个品种两两之间色度差异较大;感官分析结果表明湘西椪柑汁胞具有最良好的感官特征。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大压差下静止氨水溶液表面吸收氨蒸气过程中热质传递现象的分析,建立了该吸收过程传热传质相互耦合的数学物理模型。在氨蒸气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推导出氨水溶液温度场、浓度场以及表征相界面传质的无量纲准则数的理论表达式,结果证明:相界面处氨浓度、温度均为定值,该值只取决于吸收的初始条件。在引入氨水相平衡方程的前提下,拟合出了传质准则数与初始压差、氨水溶液初始参数的半经验关联式,获得了一定初始条件下时均传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曲线显示:在吸收开始时,时均传质量最大,随着吸收时间的增加,时均传质量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7.
尹佳  陈翔  董曼  陈锂  郭鹏程  张涛  文红 《食品科学》2022,43(3):121-128
为实现酱卤肉制品安全风险精准预警,本研究基于2014-2019年全国酱卤肉制品历史抽样检验数据信息,尝试将小波分解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模型相结合,构建了全国31个省份酱卤肉制品安全风险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小波分解-LSTM预测模型对酱卤肉制品安全风险预测有较高的准确...  相似文献   
8.
首次在下奥陶统中发现生物扰动成因的凝块石,该发现有可能填补扬子地区奥陶纪该领域的空白,为凝块石成因的研究提供新的材料,并且对于探索凝块石演化与后生动物辐射之间关系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根据凝块石的外观特征和结构,将其划分为斑状凝块石、条带状凝块石和网状凝块石,其中,斑状凝块石又可以划分为豹斑状、花斑状和斑片状。在详细阐述豹斑状和网状凝块石沉积特征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凝块石在纵向和横向上的发育与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凝块石的沉积环境,认为斑状凝块石可能形成于较为局限的具有一定能量的潮间带环境中,网状凝块石可能形成于潮下低能环境中。依据上述2种凝块石中发现的许多食草动物Ecculiomphalus化石以及由钻孔动物所形成的生物扰动痕迹等现象,指出由于后生动物的多样性的不断增加,导致食草动物不仅啃食了形成叠层石的菌藻类微生物,造成叠层石数量的不断减少,而且破坏了叠层石的生长状态,结果形成了研究区独具特征的生物扰动型凝块石。  相似文献   
9.
目的简要介绍贝叶斯网络基本概念和算法,建立贝叶斯网络预警模型对酱卤肉制品进行安全预警。方法利用领域专家知识对可能影响酱卤肉食品安全的重金属污染物、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微生物、非食用物质5个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划分食品安全状况等级与预警指标;运用最大似然估计算法和贝叶斯网络建立酱卤肉制品安全预警模型结构,使用VS code软件进行仿真实验,对酱卤肉制品安全的风险程度进行分类预测。结果贝叶斯网络模型得到的酱卤肉制品总体情况与实际的数据统计值的误差在0.005-0.006的范围内,属于合理误差范围。BP神经网络和贝叶斯网络的平均准确率分别为0.85和0.99。在此次实验中,贝叶斯网络的准确率较高。结论在小样本情况下,贝叶斯网络在酱卤肉制品安全风险预警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是一种能准确、稳定实现酱卤肉制品安全风险预警的算法,且方法优于BP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10.
柠檬烯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单萜,在食品中作为香精香料添加剂被广泛使用,其含氧衍生物具更高经济价值。与传统化学方法相比,微生物转化反应条件温和,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好,环境友好且获得的为“天然”产品。本文介绍柠檬烯的微生物转化产物,分析柠檬烯的主要转化途径以及转化途径中的关键酶,并系统地综述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