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当前,传统村落在城市化大潮的冲击下,形成了村庄自我消解的趋势和再生重塑的诉求。从人类历史的宏观角度论述,传统村落是大量“自发性建造”民居组成的聚落集合,具有非线性和复杂性特征。就村落尺度来看,自组织是村落人居环境体系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从民居自发性建造的角度出发,以沙溪地区民居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传统民居营造到当前自建民居面临的问题对沙溪地区民居的可持续更新提出建议,探索民居地域性由自发向自觉、自省转化的途径,为沙溪地区民居新建、改建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实力心城超高层商务大厦的多个前期概念方案进行解析,探讨非本土设计力量在云南本土进行建筑创作时的一些关注点,并以此探寻其在商业项目中的研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滨水聚落——人类最为普遍的聚居形式之一,其间隐含着诸多社会行为与自然地理之间的关联和成因.为此,文章将以田野考察的形式,对位于重庆长江沿岸的九渡口地区进行调研与记录,并探究其聚落布局的构成缘由及建筑层面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4.
滨水聚落是人类最为古老的聚居形式之一,其间隐含着诸多人类行为与自然地理之间的关联和成因。为此,本文将尝试着从地理学和规划学的角度入手,通过聚落探访的手段,寻找出流域滨水聚落的原型图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邦纳掌地区的旅游开发项目为基础,用滨水聚落研究的眼光去审视其现状,解析流域地理所赋予原生建筑群落的种种特质,而后用于指导开发项目的设计实践。在改造方案的设计中,“保留与尊重”的理念一直贯穿于整个过程,并为此实践活动赋予了更多的研究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结合对水文、生态、旅游文化及收藏领域的调研与思考,运用"考古发掘"的运作模式与"自然加工""完全从属"的建构模式,以流域河滩为例,探索一种概念性的旅游开发项目,并充分挖掘其地域性建筑的文化内涵与商业价值,使其更加符合当今社会大环境下的运作趋向.  相似文献   
7.
谭人殊  万凡 《包装工程》2022,43(20):247-255
目的 基于集中式长租公寓的现状,以空间自适应性研究为切入点,通过模块化家具设计满足用户人群的复杂性需求。方法 通过调研与信息梳理,对集中式长租公寓的人居特征和空间条件进行解析,论证空间自适应性与模块化理论之间的关联,拟定54 m2的试验户型和模块化家具的精确尺寸,最后通过“可变的空间分隔”“模块分解”“适应性重组”等方面完成设计推演。结果 在54 m2的试验户型中,完成了“标准型”“合居型”和“工作型”等3种租住模式之间的适应性转换。结论 通过在户型空间中设置可移动的分隔界面,运用模块化家具的“分解—重构”能力,对集中式长租公寓中的各类复杂性人居问题进行“降解”,满足其不同人群的用户需求,从而使空间的自适应性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8.
要阿摩斯·拉普卜特曾将乡土民居的生成过程总结为“模式”经过“调适”或变异的过程,我国乡土民居的生成与演化同样建立于“模式”与“调适”之上。村落系统作为复杂的系统,借助复杂科学理论对乡土民居进行客观分析则尤为重要。该文以自组织理论作为视角,从系统的“记忆”与“遗忘”机制对云南昆明周边乡土民居的“模式”与“调适”进行重新解读,意在更为客观地分析乡土民居的生成与演化的系统性规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