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4篇
机械仪表   4篇
轻工业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TRIZ理论对苎麻剥麻机进行创新探讨,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几种改进苎麻剥麻机的方案,并对这几种方案的具体实施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履带车辆行驶状态参数、路面状况和驾驶员操纵信息形成的人-车-路闭环系统,应用采集到的油门开度、车速、加速度、油门开度变化率、累计制动时间等车辆行驶状态参数,运用模糊推理方法,对驾驶员意图和复杂多变的路面状况的模糊特征进行分析,为建立能自动适应复杂行驶工况的车辆智能控制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外袋切刀在偏心轮机构驱动下的运动与受力情况,对偏心轮机构中滑块(切刀部分)的运动规律进行运动学分析。基于达朗贝尔原理利用动静法求解切刀部分运动对机架产生的拉力,并对机架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到偏心轮机构中滑块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数学表达式,以及位移、速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偏心轮机构中滑块在运动过程中对偏心轮机构产生的拉力F随着偏心轮转动的变化曲线。将所推导的加速度与力的变化情况运用到实际切刀机架上,静力学分析结果:切刀机架满足实际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4.
邓援超  周谟林  陈华  程欣 《包装工程》2018,39(1):126-131
目的以翻转框架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对其进行轻量化设计,在满足强度和工作性能的条件下最大程度地减轻其质量。方法针对翻转框架的实际工况,利用拓扑优化和尺寸优化对翻转框架进行轻量化设计。在满足工作性能和翻转框架强度的基础上,对在上料工况和极限工况下的翻转框架进行强度分析,基于分析结果,对翻转框架先后进行拓扑优化和尺寸优化,并对比分析优化前后翻转框架的强度情况。结果优化后的翻转框架强度满足要求,其减重幅度达到了17%。结论设计出的卸料机翻转框架结构满足其强度和工作性能的要求,并达到了较好的轻量化效果。  相似文献   
5.
斗式提升机是粮食和饲料行业常用的输送设备之一。斗式提升机机体的中间部分是由若干节机筒构成。机筒在安装过程中,如果其垂直误差超过了一定的范围,引起的问题之一就是开始时畚斗与机筒相互磨擦,这种现象是安装过程中所不允许的。在此,笔者从理论上对提升机机筒在安装过程中的误差做一粗步分析,供粮食和饲料界的同仁参考。1 斗式提升机机筒的尺寸误差斗式提升机机筒的安装误差与其制造过程中的尺寸误差是有联系的。图1为斗式提升机机筒横截面示意图,设其设计尺寸为A,B,制造过程中的允差分别为±△A,±△B,则机筒的最小内…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仓斗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寻找仓斗焊缝强度校核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开袋装置上的悬吊板进行有限元分析,在满足强度和工作要求的条件下,优化悬吊板的尺寸并保证开袋装置开袋的稳定性。利用SolidWorks对开袋装置的悬吊板进行参数化建模,将其导入到ANSYS Workbench中进行有限元分析并进行优化设计,得到了优化后的模型参数,并将优化前后参数进行对比。优化后的悬吊板在未超过许用变形量的前提下,质量减少了22.7%。优化后的结构满足工作和强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MATLAB的平面连杆机构运动分析与动态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杆组法为基础,采用MATLAB进行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和动态仿真,编程简单,运行效率高,计算结果可以存储为数据表格、图形乃至电影动画文件等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9.
杨超  邓援超  郝雪君  夏万 《包装工程》2020,41(15):193-199
目的解决现有套袋机套袋装置在套袋过程中薄膜内袋容易产生折角的问题。方法利用TRZI理论中功能模型及因果链分析对初始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找到根本问题后,再将根本问题转化为TRIZ问题模型,然后利用TRIZ中解决问题的工具找到多个解决方案模型,并对方案模型进行可用性评估。结果将评估所得的最优方案进行实施,薄膜内袋折角的问题被解决,双层袋合格率达到99.5%。结论利用TRIZ理论中的一系列工具对薄膜内袋折角问题进行转化,建立了解决方案模型,选取了最优方案进行实施,成功解决了薄膜内袋折角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并联机床找到最优的工作空间范围,提出一种含闭环球铰的三自由度并联机构。方法 根据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反解,首先求解速度雅克比矩阵;随后在速度雅克比矩阵的基础上,分析并联机构的3种奇异位置,给出奇异位置的数值解,并仿真并联机构在剔除奇异位置情况下的理论可达工作空间;最后,分析并联机构的灵巧度,找到并联机构在理论可达工作空间下灵巧度为0的位置,确定并联机构动平台实际可达工作空间。结果 在剔除奇异位置和灵巧度为0的位置之后,并联机构实际可达空间的x轴位移从[?10 mm, 5 mm]减小到[?9 mm, ?5.4 mm],z轴位移从[?790 mm, ?650 mm]减小到[?790 mm, ?677 mm],并联机构的转角范围由理论范围的[?30°, 80°]转变为[32.544°, 64.114]。结论 通过分析灵巧度的方式得到并联机构的实际可达工作空间,证明灵巧度对并联机构的工作空间有着较大的影响,从而为该并联机构用于并联机床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