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4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邢震 《煤炭工程》2020,52(2):111-115
根据特厚煤层采空区内遗煤的分布规律,优化布置气体监测测点,根据现场观测结果分析O2分布规律。根据试验工作面物理模型简化得到数值模拟的计算模型,进行了不同工况条件下采空区自然发火动态数值计算,研究了影响煤自然发火至关重要的关键参数,包括煤自燃危险区域内气体随着时间变化的渗流速度分布及O2浓度分布情况、高温火源点变化趋势,以及防止煤自然发火的工作面最小回采速度等。  相似文献   
2.
邢震 《工矿自动化》2023,(9):147-154
智能矿山综合管控平台是实现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一个重要支撑,然而在研究及实践过程中仍存在对管控平台的概念描述不一致、管控平台功能开发及建设重点偏离核心发展方向等问题。为明确管控平台后期功能开发及现场应用过程中的发展方向及路径,分析了管控平台的本质,得出以数据流为主线的管控平台的本质涉及数据接入、数据融合、数据综合应用3个方面。通过对比和整合已出台的国家能源局、主要产煤大省、主要能源央企等的智能矿山验收管理办法,将管控平台的功能要求细分为基础支撑功能、扩展补充功能及关键核心功能。以三大功能为主线,总结了管控平台的研究及应用进展,并提出了发展路径:基础支撑功能存在数据接入稳定性不够、成熟度不够、实用性不够等问题,应朝规范性、可靠性方向发展;扩展补充功能可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但并不是智能综合管控的核心发展方向,应朝实用性、补充性方向发展,辅助实现全局的互联互通、协同管控、自主决策等关键核心功能;关键核心功能宜向标准化、稳定性方向发展,当前对关键核心功能的研究缺乏具体的标准和细节,为了实现智能矿山建设目标,需要解决煤矿现场实际存在的难点问题,并逐步挖掘新的应用场景和潜在需求。  相似文献   
3.
邢震 《工矿自动化》2024,(3):22-34+41
智能矿山领域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需面对较多复杂性、特殊性的技术突破。阐述了数字孪生在智能矿山领域的适用性,归纳梳理了数字孪生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在煤矿安全管理方面,数字孪生技术主要应用于灾害预警、风险管控、灾害救援等;在煤矿生产方面,数字孪生技术主要应用于采掘工作面区域整体、单机机械装备状态监测及控制、机械装备预测性维护。从物理实体、虚拟实体、连接交互、数字孪生数据及功能服务5个维度入手探讨了智能矿山领域数字孪生亟待解决的关键共性问题:物理实体维度需重点突破全面感知及控制装备的研发,虚拟实体维度需深入进行物理、行为、规则模型的研究,连接交互维度需攻关煤矿井下5G网络传输关键技术,数字孪生数据维度需解决高性能计算等问题,功能服务维度需研发仿真软件及人工智能算法,以便更好地适应现场环境。从矿井规划设计、开发、建设阶段的灾害预防性设计、生产系统设计、地质环境预测,矿井生产运营阶段的灾害预警及防控、生产调度决策优化、生产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展望了数字孪生技术在智能矿山领域的发展趋势,认为宜针对关键部件或装备,核心环节,重要或危险场所、区域等进行精细化孪生。  相似文献   
4.
采用分布式光纤测温的方法监测大倾角特厚多层易燃煤层采空区遗煤自燃情况。根据邻近工作面采空区"三带"划分结果、煤自然发火点高温影响范围理论计算结果及基于拉曼散射原理的光纤测温主机通道容量情况,在某煤矿工作面推进到上分层停采线以及下分层开切眼区域时,合理敷设测温光纤,主机通过井下工业环网连接到上位机,在KJ95N安全监控系统实时显示各通道温度曲线。采用ANSYS FLUENT流体力学软件模拟了采空区温度场分布规律,验证了急倾斜煤层采空区垂直"三带"情况,与分布式光纤测温结果吻合。结果表明,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能反映采空区遗煤自燃情况,适用于采空区温度监测。  相似文献   
5.
杨振兴  陶志成  何玉财  王利群  张跃  邢震  龚磊  潘雪鹤 《化工进展》2014,33(10):2744-2747,2763
为了高效地合成高光学纯手性亚砜,在单水相体系中利用Rhodococcus sp. CCZU10-1选择性氧化拆分外消旋苯甲亚砜(rac-PMSO)合成了(S)-PMSO(ee>99.9%)。通过考察反应pH值、反应温度、摇床转速、辅助底物、生物催化剂添加量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适反应条件。结果表明最适反应条件为:反应pH值8.0、反应温度30℃、摇床转速180r/min、辅助底物为半乳糖(50mmol/L)、细胞浓度为0.08g(湿重)/mL。在最适反应条件下生物转化20mmol/L rac-PMSO时,(R)-PMSO完全转化,(S)-PMSO(ee>99.9%)产率为47.1%。因此,研究结果为工业化生产(S)-PMSO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邢震  孙杰  刘文盛  赵磊 《机械工程师》2024,(1):46-49+57
文中研究了一种新型气动加热风机,利用电动机带动开孔叶片高速旋转,腔体内的负压状态使空气被剧烈压缩从而升温,流道内的摩擦盒结构会进一步扰动气流带动摩擦,气流损失的动能转化为热能,实现气动加热,产出高温空气。在不同的进口流量下,对气动加热风机的加热和通风特性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进口流量的增大,气动加热风机的加热能力减弱,压力也随之减小,在6 m3/min时该热风机的制热与流动特性最为平衡。此外,还引入了反映热风机性能的无量纲参数,在测量范围内,流量为9 m3/min时,流量及功率系数最大;5 m3/min时的压力系数最大,其全压系数为15.41;在流量为9 m3/min时,比转速最大,为0.053。  相似文献   
7.
主要概述新疆特色酸凝奶酪的生产现状,工艺流程以及不同工艺参数对新疆特色酸凝奶酪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最优工艺参数组合,重点研究发酵剂添加量、灭菌温度、切割pH值、干燥温度对奶酪感官评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温度对奶酪感官评定值影响最大,其次为接种量、灭菌温度和切割pH值.  相似文献   
8.
回顾《工矿自动化》杂志推动和见证中国煤炭50年从煤矿机械化到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与创新实践的发展概况,阐述了煤矿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创新历程。对煤矿信息基础设施、自动化及智能化装备和系统的研发与实践进行了分析。实现异构网络融合与统一承载是煤矿自动化、智能化的信息基础。在主干网+接入网异构网络不断成熟的基础上,有线通信传输速率已达10 Gibit/s以上,5G和WiFi6等无线通信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为煤矿智能化建设提供了可靠的通信平台;将有线通信、无线通信、IP广播、人员位置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融合,构建多网融合通信系统,实现了融合承载网络与统一位置服务。煤矿自动化、智能化装备发展迅速,采煤工作面在实现工作面采煤机记忆截割、液压支架自动跟机移架等技术的基础上,探索基于透明地质的工作面自适应截割技术、自动放煤控制技术等;掘进工作面在实现仿形截割、定位导航、远程控制的基础上,针对钻锚一体化、多机协同、基于地质模型的掘进截割模板规划等技术进行攻关,取得较好效果;智能变频节能传动支撑煤流运输系统智能装备发展;煤矿机器人集成研发及应用,巡检机器人成熟应用,智能辅助作业机器人得到攻关,多场景机器人集群调...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择空气源热泵机组的性能恶化点作为除霜的开始时刻,提出了一种基于平均性能最优的空气源热泵除霜控制方法。为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与适用性,采用四种不同的除霜方案对一台空气源热泵机组的除霜特性进行实验研究。针对不同的结霜工况条件,测量了翅片表面霜层厚度及机组输入功率、制热量等参数随时间的变化,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空气源热泵在整个结霜/除霜循环中的总耗功、总制热量以及平均COP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空气源热泵机组选择以性能恶化点作为除霜开始时刻时,系统在整个结霜/除霜循环中的平均COP达到最大,即验证该除霜控制方法的可行性,能够用于空气源热泵机组的最佳除霜开始时刻控制。  相似文献   
10.
全部成本计算法(即制造成本计算法)作为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有鼓励企业提高产品生产的积极性优点,但是更有许多缺点,主要表现为使用该成本计算法可能使企业追求高产量、高产值,造成盲目生产。文中主要通过一些实例分析全部成本法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