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采用荧光光谱法结合分子对接探究姜黄素(curcumin,CUR)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 SA)在不同pH条件下相互作用。方法 通过荧光光谱法计算结合常数和热力学参数分析CUR对BSA荧光猝灭作用和机制;采用位点Marker和分子对接分析结合位点。结果 CUR与BSA结合形成了复合物,产生内源性荧光猝灭作用,属于静态猝灭。不同pH条件下的结合作用力不同,但结合位点数目均为1。由同步荧光可知,色氨酸残基附近疏水性增强,说明与CUR结合后BSA构象出现了收缩,结合位点靠近色氨酸。位点Marker实验证明pH影响CUR与BSA结合位点,分子对接结果表明, pH 7.4时CUR与BSA的结合位点位于Sudlow’s site I附近。结论 本研究表明pH影响CUR与BSA的结合反应,为CUR的活性保护及蛋白基递送载体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黄芩素(baicalein,Bai)、槲皮素(quercetin,Que)和漆黄素(fisetin,Fis) 3种黄酮类化合物与胰脂肪酶(pancreatic lipase,PL)的结合作用。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三维荧光光谱法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研究3种黄酮类化合物与PL的相互作用机制,采用差示热量扫描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考查复合物中PL的稳定性,计算配体的保留率。结果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3种黄酮类化合物与PL通过静态猝灭形成复合物,结合常数分别为5.06×103、4.86×103和3.83×103 L/mol。三维荧光光谱表明,3种黄酮类化合物诱导了PL的微环境和构象变化。FTIR表明Bai、Que和Fis改变了PL多肽骨架网络结构和氢键相互作用。同时复合物的形成稳定了PL的结构并提高了热稳定性,PL变性温度Tm从77.91...  相似文献   
3.
康柱  闫焕  周素珍  范金波 《包装工程》2023,44(11):99-107
目的 以壳聚糖(Chitosan,CS)和酪蛋白(Casein,CA)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究多糖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机制,以期改进多糖对蛋白质食品贮藏的效果。方法 采用荧光光谱法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在不同pH条件下,研究CS与CA的结合反应,通过数学方程计算其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和结合作用力。结果 不同pH值条件下,CS对CA均产生荧光猝灭,均属于静态猝灭,pH=5.2时猝灭常数达到最大值4.702×103 L/mol,且结合常数达到最大值9.914×103 L/mol。热力学分析表明,结合反应自发进行属于放热反应,主要结合驱动力为静电相互作用。同步荧光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表明,CS与CA的相互作用能够使CA的空间构象发生改变。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说明CS加入和pH值的变化导致了CA二级结构发生变化。结论 CS与CA结合会导致CA的结构发生变化,这为蛋白质–多糖相互作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也为以蛋白质–多糖为基础的乳制品贮藏及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