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针对人工巡检及传统视频监测方式不能及时识别输电线路外破隐患的问题, 本文提出基于YOLOv4的输电线路外破隐患识别算法. 该算法采用改进K-means算法对图片样本集目标的大小进行聚类分析, 筛选出符合检测目标特征的锚框, 之后利用CSPDarknet-53残差网络提取图片深层次网络特征数据, 并采用SPP算法对特征图进行处理增加感受野, 提取更高层次的语义特征. 最后结合实际的输电线路现场监控图片, 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及时准确检测到外破隐患.  相似文献   
2.
新研制的电容器保护装置遵循"多路模拟量输入单一开关量输出"的原则,适应了负荷末端供电网络为了提高无功补偿的效果而采取的电容器自动投切多分组保护的需求。输入的多分组模拟量通过内部电路的"或门"比较分析,有选择地投退断路器和切除各分组故障电容器,降低了设备的浪费并提高了保护可靠性。对新研制的保护装置的特点、软硬件构成和保护配置原理及判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并联电容补偿工程参数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介绍了并联电容补偿工程设计中涉及到的参数和计算公式,根据作者多年工程实践,通过理论推导、公式应用、事例数据比较说明等方法对并联电容补偿工程中的参数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并从工程角度提出了工程设计中选型方面的建议,可供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开发基于MQTT服务的输电线路覆冰监测终端,终端模块化设计,外接传感器应用App与覆冰厚度计算模型App之间数据交互,并向后台上送,通过MQTT服务器实现发布与订阅.建立输电线路风偏平面内受力的覆冰厚度算法模型,终端依据计算出的覆冰厚度采取相应控制策略.经测试,终端数据传输效率高,结冰气象条件满足时能够准确计算覆冰厚度.  相似文献   
5.
110 kV矿热炉供电系统一般采用双绕组变压器供电,存在功率因数低、谐波严重和三相电压不平衡等问题。目前工程中常采用在高压侧集中补偿或在低压侧就地自动补偿的方式进行。但在高压侧集中补偿不能解决矿热炉供电系统造成的谐波严重及三相做功不平衡问题,并且无功损失严重;在低压侧就地自动补偿又出现了控制器采样误差大,辐射干扰严重、电容器出力不够等问题。在详细分析矿热炉高低压侧无功补偿出现的问题后给出建议:110 kV矿热炉无功补偿应该高低压侧结合进行或110 kV矿热炉变压器给出第三绕组作为专用补偿滤波绕组。  相似文献   
6.
针对交直流配电网模块化变换器IGBT开关状态组合多,计算复杂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的子模块电容电压控制算法.利用MMC相电流、环流和子模块电容电压建立目标函数,根据改进子模块电容电压控制算法,消除了目标函数的权重系数,无需计算所有可能开关状态组合的目标函数,简化了传统MPC控制策略,降低了控制算法的计算复杂性.实例分析证明该方法能够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有效降低计算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障移动变电站箱体接地的可靠性、连续性,保证设备及工作人员的安全,需要进行地线监测,因此提出一种新型电缆地线断线监测保护装置的研制方案。通过对可能发生的单相接地、断路和短路故障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三种故障信号之间、三种故障信号与正常信号之间都有着比较明显的特征,依此建立可靠的判据。实际运行中装置能可靠地检测出单相接地、断路和短路三种故障并进行正确的出口动作。因此,装置中应用的故障判据原理是有效和实用的,能很好地保障系统的可靠接地。  相似文献   
8.
110 kV矿热炉供电系统一般采用双绕组变压器供电,存在功率因数低,谐波严重和三相电压不平衡等问题.目前工程中常采用在高压侧集中补偿或在低压侧就地自动补偿的方式进行.但在高压侧集中补偿不能解决矿热炉供电系统造成的谐波严重及三相做功不平衡问题,并且无功损失严重;在低压侧就地自动补偿又出现了控制器采样误差大,辐射干扰严重、电容器出力不够等问题.在详细分析矿热炉高低压侧无功补偿出现的问题后给出建议:110 kV矿热炉无功补偿应该高低压侧结合进行或110 kV矿热炉变压器给出第三绕组作为专用补偿滤波绕组.  相似文献   
9.
新型生态能源小镇存在多类型能源站和冷热电等多种负荷,各能源站的出力具有间歇性,难以满足站内多种负荷需求。针对能源站出力的间歇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合作博弈模式下的风险控制方案。该方案利用风机出力和光伏出力的时间与地域天然互补性,通过交易多能源站间的站间风险电量,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联合起来。该方案同时针对各个区域具有的冷/热/电多种负荷的特点,充分发挥各个区域内多负荷与多能源间的协调互补能力,对多间歇式能源站进行站间协调控制,并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正确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