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介绍了中澳合作办学背景,对人才培养本土化、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等进行了实践探索并对中澳合作办学的整体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苏宝莉  顾惠斌 《福建电脑》2008,(1):205-205,203
在高职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中,如何找到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使教师好教、学生易学并且爱学,一直是广大教师努力探索的课题。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与理论思考,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入手,探讨了加强实践环节、改革考试方式、渗透德育教育等方法。注重学生编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以达到提高序设计类程教学质量的目的,并阐述了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打算。  相似文献   
3.
苏宝莉  顾惠斌 《福建电脑》2009,(12):193-193,164
网络环境下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分析了网络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研发群体的协同设计”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网络环境下协同式课程设计与开发”模式,从而实现高效率、高水准的网络课程研发。  相似文献   
4.
首先通过危害性邮件对本单位所造成的影响,分析使用的中Qmail 邮件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对可设置的安全策略进行研究,通过对邮件系统安全策略的实际改进,提高本单位邮件系统对危害性邮件的抵御能力,以保证使用者的邮件安全。文中主要对当前较为普遍的邮件安全策略进行分析研究,针对我单位的实际情况,通过设置合适的邮件安全策略,提高本单位的邮件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顾惠斌  苏宝莉 《福建电脑》2010,26(9):194-195
课程教学设计必须源于课程的能力目标,课程的能力目标决定了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的内容是课程能力目标的支撑本文以高职机制工艺项目化课程为例,阐述了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6.
苏宝莉 《计算机应用》2013,33(6):1677-1681
针对图嵌入方法在构造邻域关系图的过程中,简单地将样本数据划入某一类的做法并不妥当的问题,提出了模糊渐进的隶属度表示方法。该方法借助模糊数学的思想,通过模糊渐进的隶属度,将样本归属于不同类别。针对图嵌入方法中分类器效率偏低的问题,引入了协作表示分类方法,该分类方法大幅度提高了算法的计算效率。基于这两点,提出了基于协作表示和模糊渐进最大边界嵌入的特征抽取算法。在ORL、AR人脸数据库上,以及USPS数字手写体数据库上的实验表明,该算法优于主成分分析(PCA)、线性鉴别分析(LDA)、局部保留投影(LPP)和边界Fisher分析(MFA)。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多层次的要求,整合高职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资源,提升高职教育层次和质量已成必然趋势。“3+2”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分段培养,构建适合高职院校学生成长、发展的立交桥,加快建设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其关键就是要实现课程体系的衔接设计与实施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文章从协同方案制定、协同教育教学、协同项目指导三个方面系统总结了课程体系创新、运行机制创新和创新能力提升的具体做法,希望能对“3+2”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8.
中国以令世界惊叹的“中国速度”仓0造了经济增长和国家崛起的神话,然而片面追求增速的发展模式所造成的弊病也日益凸显:资源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干城一面、文脉丢失、城市中的人生活不堪重负……而着眼于保持城市特色、提高生活品质等的“慢城”,其思想内核与直居、低碳、可持续等不谋而合,成为建设美丽城乡。的一种新路径。本文对国内外研究进行了梳理,主要回顾了国内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进程,结合中国特色,分析了慢域的适用范围、慢城与其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式的耦合关系、慢域旅游、慢城对于中国启示与意义等,最后对中国的慢城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10.
苏宝莉 《福建电脑》2011,27(10):32-33
本文对校企合作共育高职服务外包人才IT职业素质进行了探讨和总结。首先通过分析服务外包人才需求,确立职业素质培养目标;之后通过校企合作,探讨了共建课程体系、共同设计职业素质养成平台、共育IT职业素质的实践活动。最后展示了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