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6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多网卡bonding技术在无线广告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地介绍了多网卡链路绑定策略,重点讨论了Linux下的bonding技术及其基于bonding技术的几种负载均衡算法。给出了无线多媒体广告系统的主要架构,分析了负载均衡算法的差异性及适用情况,给出了MAC地址异或算法在该系统中的应用实现,并做了相关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成功地解决了本系统的网络瓶颈。  相似文献   
2.
贺剑 《中国科技博览》2013,(35):274-274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总结了电动钻机电气控制系统的常见故障及排除的基本方法,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故障排除的过程进行书面总结的重要性。电动钻机电控系统故障的排除需要经验的积累,只有电气工程师 不断地总结、积累、提高,才能及时排除故障,更好地为井队服务。  相似文献   
3.
利用视点的变换,分析原有的求解多面体主视图方向的方法,通过面的投影与面交线的投影重合这一事件,结合机械制图中主视图投影方向选择原则,得出一种新的求解多面体模型主视图投影方向的方法。和原有方法不同,该方法主要针对轴类、盘类零件等带有轴线的多面体模型。通过MATLAB中编程运行表明,该方法计算简单、准确率高、易于实现,自动选出的主视图投影并且符合人们的工程制图的习惯。  相似文献   
4.
5.
6.
传统的绞车滚筒高速、低速离合器控制采用气动控制方式,由于绞车操作台与绞车离合器距离较远,造成反应时间过长,离合器不能及时的实现抱合及分离,增加离合器的磨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电控方式来对原有的气孔方式进行改造,提高了控制系统的灵敏度,避免了气控方式由于气体传输距离长而导致离合器反应滞后问题,同时电控系统对外界环境适应期强,提高了绞车的自动化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7.
贺剑 《电击高手》2009,(3):82-82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投资理财的观念已日渐深入人心,但在多样化的投资市场中如何挑选适宜的理财渠道呢?面对当前国内投资市场的低迷走势,关注外汇市场似乎成为了当前投资理财的大势所趋.如何有效、稳妥的进行外汇理财呢?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仿真血管内超声技术(冠状动脉CTA V-IVUS)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定性、定量分析中的价值.方法 从2008年12月至2011年6月所做1 015例冠状动脉CTA中选出正常2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软斑块20例、纤维斑块10例、混合斑块10例、点状钙化斑块10例和条、块状斑块10例,并从异常病例中选出冠状动脉管壁不规则正性重构17例和负性重构10例,共107例.在冠状动脉CTA曲面重建图像上移动取样线获取各支冠状动脉各处的横断面仿真血管内超声图像,分析冠状动脉管壁和冠状动脉斑块的形态,测量冠状动脉管壁的厚度、斑块的大小和面积、正常管腔面积和斑块处管腔面积和外弹力膜包绕的面积.结果 冠状动脉CTA V-IVUS以不同的颜色分别显示冠状动脉管壁、管腔及斑块的形态、斑块伴随的异常以及冠状动脉与毗邻结构的关系等;通过公式计算可获得血管重构的类型、狭窄面积等定量指标.结论 冠状动脉CTA V-IVUS在冠状动脉斑块病变的定量评估中有一定的价值;结合冠状动脉CTA的其他功能可对冠状动脉斑块病变作出更为全面的定性、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9.
三一重工研制的SYR200旋挖钻机是一种多功能、高效率的灌注桩成孔设备。在设计和工艺上吸取了国内外名牌钻机的优点,关键零部件都采用国际名牌产品,保证了整机的可靠性,主要性能参数达到并超过国际同类型号钻机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0.
结合3D打印工作原理,针对航空涡轴发动机集成化附件传动机匣存在的加工难度大、周期长等问题,提出了3D打印成形附件传动机匣毛坯的解决方法,并通过试制及试验,验证了3D打印技术在航空涡轴发动机附件传动机匣上应用的可行性。本次工程应用提前暴露了集成化附件传动机匣的设计问题,为其他航空发动机复杂零件设计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