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7篇
电工技术   27篇
综合类   19篇
化学工业   35篇
金属工艺   39篇
机械仪表   19篇
建筑科学   26篇
矿业工程   7篇
能源动力   10篇
轻工业   7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6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77篇
一般工业技术   39篇
冶金工业   1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采用高温固相法成功制备了不同Na+掺杂浓度的Li1-xNaxNi1/3Co1/3Mn1/3O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探究了Na元素掺杂对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材料的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当x≤0.3时,样品不会出现其它杂相;当x>0.3时,样品中会出现NaNi1/3Co1/3Mn1/3O2的杂相。同时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样品的阳离子混排度逐渐增加。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少量Na+的掺入可以提高LiNi1/3Co1/3Mn1/3O2在0.2C,0.5C下的放电比容量并增强其循环稳定性,但会损坏材料的倍率性能。  相似文献   
3.
OpenBR——开源生物识别系统,是一个可以提供快速高效开发环境的系统。正是因为它是一个用于研究新方法、改进现有算法、对接商业系统、测试识别性能并且可以自动部署生物系统的框架才使得应用此方法实现面部识别成为可能。对利用OpenBR提供的生物识别算法设计工具,经过正脸检测、规范化、特征描述、特征提取、特征对比匹配等一系列步骤对图片数据进行处理,最后将得到的匹配分数经过决策算法成为通过人脸识别实现身份识别的依据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结果得出设计的决策算法可以得到90%以上识别率。可以应用于考勤、驾驶员身份识别等领域。  相似文献   
4.
崔声睿  董林涛  金永成  向兰 《化工学报》2021,72(12):6380-6387
高性能、高安全储能电池的迫切需求加速了橄榄石型高电压正极材料的研究步伐。为了改善高电压磷酸钴锂(LiCoPO4)的综合电化学性能,采用溶剂热法研究了溶剂比、过渡元素(Fe、Mn)单掺杂和双掺杂(掺杂元素总量占10%)对正极材料形貌、尺寸、反位缺陷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剂比为2.3时,未掺杂LiCoPO4在0.1C下表现出163.1 mAh·g-1的最高理论比容量;双掺杂LiCo0.9Mn0.05Fe0.05PO4正极材料具有突出的循环性能,在0.5C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圈后的容量保持率为78.9%,循环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护环作为发电机一个最关键的零件,由于其所起的作用及受力状态决定了要求超高的强度、良好的塑韧性、无磁性及优秀的抗应力腐蚀的能力,为了提高制造18Mn-18Cr-n护环的强度等级,经分析认为提高护环钢中的氮含量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在对影响18Mn-18Cr-N钢中氮含量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及实验室小感应炉的模拟实验的基础上,编制出冶炼工艺,并在电炉上进行了6炉次的实践,钢中的氮含量达到了0.69%,氮的收得率最高达到71%,大大高于常规工艺方法的水平,达到了日本制钢所室兰工厂该钢种的氮含量水平。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电子商务运作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提出了通过完善电子商务立法促进电子商务安全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Quasi-two-dimensional (Q-2D) perovskites are emerging a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materials for photodetectors. However,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to Q-2D perovskites for photodetection is their insufficient charge transport ability, which is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ir hybrid low-dimensional n-phase structur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evenly-distributed 3D-like phases with vertical orientation throughout the film can greatly facilitate charge transport and suppress charge recombination, outperforming the prevalent phase structure with a vertical dimension gradient. Based on such a phase structure, a Q-2D Ruddlesden−Popper perovskite self-powered photodetector achieving a combination of exceptional figures-of-merit is realized, including a responsivity of 0.45 AW−1, a peak specific detectivity of 2.3 × 1013 Jones, a 156 dB linear dynamic range, and a rise/fall time of 2.89 µs/1.93 µs. The desired phase structure is obtained by utilizing a double-hole transport layer (HTL), combining hydrophobic PTAA and hydrophilic PEDOT: PSS. Besides, the dependence of the hybrid low-dimensional phase structure is also identified on the surface energy of the buried HTL substrate. This study gives insight into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Q-2D perovskites’ phase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providing a valuable design guide for Q-2D perovskite-based photodetectors.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贝叶斯预测过程的研究,提出了应用于数据挖掘的10类贝叶斯动态模型及其预测算法、并解决了非线性动态模型的线性化问题。以该模型及算法建立的数据挖掘系统经过实例测试其效果很好,有较高的理论和实用价值,可以在政府、企业等领域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