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6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48篇
矿业工程   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1篇
冶金工业   30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EIS研究环氧型有机涂层的腐蚀电化学行为。在浸泡初期阻抗谱是一个时间常数的单容抗弧,阻抗值基本不变,此时漆膜能够阻止介质渗入。在浸泡中期阻抗值随时间逐渐增大,原因为镀锌钢板表面预处理层的铬酸盐自修复作用以及铬酸盐转化膜溶解物和腐蚀产物沉积堵塞漆膜微孔隙,阻止介质渗入到达镀锌钢板表面,导致阻抗值变大。后期,预处理膜完全溶解破坏,金属基体腐蚀反应加快,阻抗值变小.  相似文献   
2.
宝钢在生产K板过程中,在高锡层面易产生针尖状烧蚀缺陷.本文通过扫描电镜和光学轮廓仪观察了其微观形貌,应用能谱仪分析了烧蚀内部成分,并分析了缺陷的产生原因.结果表明,烧蚀呈火山口形貌,大小为0.2~0.6mm.其产生是由于带钢与软熔接地辊辊面接触不良引发局部大电流电弧放电,导致带钢局部温度急剧升高,引起板面锡层熔化而形成的.提出了预防该缺陷的措施:保持软熔接地辊辊面及淬水槽溶液清洁,并在软熔接地辊前增加热风喷吹装置.将上述措施应用于实际生产中,避免了镀锡K板板面烧蚀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Y,Gd)2O3:Eu(YGO:Eu)纳米粉体合成及透明陶瓷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以碳酸氢铵作为沉淀剂制备Y1.34Gd0.6Eu0.06O3(YGO:Eu)纳米粉体的工艺,并采用真空烧结制备了YGO:Eu透明陶瓷.实验结果表明:以硝酸盐为母盐,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在本研究试验条件下获得的YGO先驱物为晶态的水合稀土碳酸钇钆正盐.先驱物在600℃煅烧后可以得到立方晶型的YGO粉体.煅烧温度对粉体的颗粒尺寸及尺寸分布有影响,1100℃煅烧所获得的粉体由粒径-100nm的球形颗粒组成,颗粒尺寸分布均匀,粉体具有较好的烧结性能.采用所制备的YGO:Eu纳米粉体,在1670℃真空烧结2h可获得透光性良好的透明陶瓷,样品在可见光区的最高透过率可达74.6%,高于相同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氧化钇透明陶瓷.  相似文献   
4.
块体非晶合金及其涂层的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铜模吸铸法制备了直径为2mm的Fe58Cr12Mo7C15B6Y2和直径为4mm的Fe55Cr12Mo10Cu2C13B6Y2两种块体非晶合金.利用电弧喷涂方法将相同成分的粉芯丝材喷涂在Q235基板上.对涂层进行的结构分析表明,涂层由非晶相和晶化相共同组成,涂层中含有<2%的孔隙.涂层和块体非晶合金电化学腐蚀研究结果表明,块体非晶合金在极化过程中发生了多次钝化现象,涂层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钝化现象比较短暂.非晶样品和涂层之间电化学性能的差异与涂层成分和结构的不均匀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连续电镀锌生产线进行纳米镍技术改造的效果,以期进一步提高锌层的表面质量。方法应用模拟重力法高速电镀锌设备在IF钢(无间隙原子钢)表面进行纳米镍试验,探讨纳米镍对钢基板擦划伤部位的修复效果及机理,分析纳米镍时间对电镀锌层形貌和取向的影响。结果纳米镍优先沉积在基板的缺陷位置,对基板擦伤位置具有良好的填充作用,且镍层与基板结合良好。随着纳米镍时间的延长,锌层的结晶尺寸减小,结晶状态趋于致密,(002)基面织构系数明显增加。结论纳米镍技术嵌入连续电镀锌生产线,对修复基板缺陷、优化锌层结晶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750℃,2h煅烧Gd2O3和H2SO4(摩尔比1:1)的前驱体方法合成了Gd2O2SO4粉体.利用Gd2O2SO4的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和Material Studio 4.0 Reflex模块中Powder solve技术和Rietveld精修方法对Gd2O2SO4的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Gd2O2SO4具有空间群为PMNB(62)的正交晶系,晶胞参数为a=1.2996nm,b=0.8117nm,c=0.4184nm,V=0.440698nm3,Z=4,计算密度为6.6949g/cm3,并确定了晶胞中原子的位置,Rietveld精修得到的Rwp=9.15%.  相似文献   
7.
涂层刀具的切削性能及其应用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层刀具是一种先进的切削工具,由于其优良的切削性能而备受人们关注.综述了各种涂层刀具的切削性能及其在切削加工中的应用现状.涂层刀具的种类从单涂层刀具发展到多元复合涂层刀具;涂层的层数从单层发展到多层,而且各单涂层的厚度趋于纳米化.因此,纳米复合涂层刀具将是今后涂层刀具的应用热点.与未涂层刀具相比,涂层刀具可有效地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使刀具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其机械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8.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原理方法研究了La2O2S的电子结构及光学性质.能带结构分析表明:L2O2S是一种间接带隙的半导体材料,价带顶和导带底分别位于A点和K点.对带隙剪刀修正后,也通过第一原理方法研究了La2O2S的光学性质.计算并分析了La2O2S介电函数的虚部、实部以及由它们所派生的光学常数,即折射率、消光系数、反射率、吸收系数和透光率等.  相似文献   
9.
热压温度对C-SiC-B4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热压烧结法制备C-SiC-B4C复合材料,研究了热压温度对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的体积密度、抗折强度和断裂韧性均随着热压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在2000℃烧结的复合材料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其体积密度、气孔率、抗折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达到2.81 g/cmM3、2.4%、236.7 MPa和5.4 MPa·m1/2.随着热压温度的提高,材料的组织经历了陶瓷相长大、C相变薄、C相和SiC逐渐致密化等过程.利用鳞片石墨Cfg易在压力下滑动在陶瓷基体上形成Cfg条状组织的特性,实现了材料的显微组织设计.碳陶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状态改善、Cfg条状结构和Cfg与陶瓷相的热膨胀不匹配是材料力学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固溶处理对Al-1.5Si-1.2Mg-0.6Cu-0.3Mn铝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汽车车身板用Al-1.5Si-1.2Mg-0.6Cu-0.3Mn铝合金冷轧薄板进行了固溶处理,研究了固溶温度、时间对第二相、晶粒及成形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500~555℃之间进行固溶处理时,固溶温度升高,基体中残留的第二相数量逐渐减少,而再结晶晶粒尺寸形态变化不大;合金板材的强度和延伸率单调增大,,IE单调减小,n,r15变化不大.1.2 mm厚的冷轧合金薄板在540℃固溶处理时,保温时间需接近30 min才可使其具有良好的成形性,继续延长保温时间至180 min其成形性能变化不大.1.2 mm厚的A1-1.5Si-1.2Mg-0.6Cu-0.3Mn铝合金冷轧薄板合适的固溶处理温度为540℃,保温时间应接近30 min.常规T4状态的6xxx系铝合金薄板直接在汽车厂冲压成形后的烤漆涂装处理并不能起到提高车身构件强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