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2篇
综合类   31篇
化学工业   31篇
金属工艺   103篇
机械仪表   443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62篇
轻工业   11篇
水利工程   7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49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3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从退火态原位TiCp/Fe复合材料的切削力和切屑形状方面分析了其切削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其切削力及切削力的波动范围都小于铸态45钢,其切削性能比45钢好。TiCp/Fe复合材料的切屑为C形屑、长紧卷屑和发条状卷屑,在机加工中,产生这几种切屑是比较理想的。从切屑方面看,TiCp/Fe复合材料的切削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
 接触疲劳破坏是齿轮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 在45#钢齿轮齿面电沉积Ni-P-Co合金层,可以显著提高其接触疲劳强度.同时,对合金层的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显微硬度和疲劳点蚀坑形貌特征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双模轮胎硫化机结构的优化设计中,提出了一种ANSYS与导重准则相结合的优化方法。该方法收敛快,一般只需约5至7次优化迭代计算即可得到十分显著的优化效果,大大提高了优化效率与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4.
针对制品两面抽芯的特点,通过比较分析制定了模具的侧向分型与抽芯结构形式。采用能解决一模两腔的两面抽芯问题的斜导柱滑块结构的模具结构.设计出电流线圈架注射模模具。经生产实践验证.该模具结构设计合理.型腔数目合适,分型面正确,抽芯动作平稳可靠,制品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传统灰色负荷预测理论与GM(1,n)模型的基础上,再次对GM(1,n)模型进行改进,以解决由于传统的灰色理论对原始数据要求的严格造成预测结果误差较大的问题。实验表明,用此方法建立的负荷预测模型,在预测精度上有较大的提高,为今后灰色理论模型的改进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微合金交互作用及配比对灰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微合金交互作用及配比对灰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元微合金添加于灰铸铁中,各微合金元素之间会产生交互作用,合理的微合金配比是获得良好综合作用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针对粉末冶金模具CAD系统的开发,研究了在Unigraphics NX3.0平台上基于装配模型的CAD系统二次开发方法.详细介绍了装配模型在粉末冶金模具CAD系统中的应用、装配建模的方法,以及系统开发中运用到的关键技术.系统开发实践表明:基于装配模型的开发方法有效地保证了零件设计的可装配性,提高了设计自动化程度.同时,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零件与装配体修改的同步更新.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锡元素在微合金灰铸铁中的行为,揭示了其影响铸件残余应力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含锡微合金灰铸铁不仅可以使铸件力学性能最佳,稳定在HT250水平以上,满足缸体生产的要求,而且通过配合采取其他工艺措施,还可以降低铸件残余应力,与HT250灰铸铁相比,降幅可达24.6%。  相似文献   
9.
孙国进  苏广才 《铸造技术》2007,28(10):1314-1317
采用原位自生合成法制备了VCp/Fe复合材料。借助光学显微镜以及扫描电镜,分析了VCp/Fe复合材料的冲击断口形貌。结果表明,VCp/Fe复合材料失效的主要原因是铁素体解理断裂以及部分珠光体的不连续片层状解理;VC的数量及分布对VCp/Fe复合材料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适当提高C含量可以达到细化基体组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等温淬火热处理工艺对灰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860℃保温2h.然后在300℃保温1.5h的等温淬火工艺,在此工世条件下可获得贝氏体基体的高性能灰铸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