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7篇
金属工艺   126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7篇
能源动力   3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7篇
冶金工业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计一条钢筋网自动化焊接生产线,包括经料送料平台、纬料自动分料及上料机构、多点电阻点焊机、接料平台、卸料机械手。从上料到出料依靠电机、汽缸之间的协调工作来实现。并由单片机和PLC实现控制功能,上位机用MCGS组态软件在整个过程监视现场,采集工作状态及参数,起到监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硅奥氏体不锈钢由于高含量硅元素的加入使其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腐蚀性能和较低的成本,在制酸行业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然而,该合金中高含量硅元素的加入会促进凝固过程中溶质再分配,进而造成显著的元素偏析,最终导致合金内部产生枝晶组织和大量的有害相。对铸锭组织进行均匀化处理能够有效消除枝晶与元素偏析,促进析出相回溶和枝晶消融,从而改善材料的热塑性,有效应对热变形开裂问题。因此,采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电子探针(EPMA)、JMatPro软件计算等方法,研究了实验室条件下制备的5%Si高硅奥氏体不锈钢铸锭的显微组织和元素分布状态,通过残余偏析指数、扩散动力学计算并结合均匀化处理试验验证,最终确定了5%Si高硅奥氏体不锈钢合理的均匀化处理工艺。结果表明,5%Si高硅奥氏体不锈钢凝固过程中钼元素偏析最为严重,通过残余偏析指数模型计算得到的均匀化动力学方程可用来指导该成分合金的均匀化处理工艺;5%Si高硅奥氏体不锈钢经过1 150 ℃×12 h均匀化处理后,铸锭内枝晶消融,元素偏析基本消除,析出相与铁素体回溶到基体中,合金转变为全奥氏体组织,热塑性得到改善;当加热温度达到1 250 ℃时,合金出现过烧现象,晶界开始熔化。  相似文献   
3.
Cu基块状非晶晶化过程的微区变形及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玻璃转变温度以下选择350、400、475及600 K进行1 h的等温退火,用纳米压痕仪、扫描电镜等研究Cu基块状非晶晶化过程的力学性能及变形。Cu基块状非晶在纳米压头作用下体现弹-塑性变形方式,载荷—位移曲线和压痕周边多重剪切带的特征证明了塑性变形的存在。350 K退火试样具有较大的压痕硬度HV和弹性模量E值及较小的塑性变形量dn值;400 K退火后,HV和E值显著减小,dn值明显增大;475 K退火后,有少量晶体相析出,但合金以非晶的特性为主,HV和E值继续减小,dn值继续增大;600 K退火后,晶体相进一步长大和析出,其固溶强化和弥散强化使合金的HV和E值有所增加,dn值略有减小。对塑性变形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利用NaCI:KCI:NaF=2:2:1(摩尔比)的碱金属卤化物混合体系为载体,Na2SiF6:Si=8:2粉末为渗硅剂,SiO2为助渗剂,800℃下渗硅5h可实现在AISI3O4不锈钢表面形成Fe3Si型硅化物渗层.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进行轴向拉伸试验,用附带能量色散谱仪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断面分析.结果表明,渗层中的大空洞为包盐孔洞.  相似文献   
5.
在锻造等金属大变形的工艺设计中,相关参数的确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验公式,而有限元法在金属大变形过程数值模拟中有明显的局限性,且模拟结果难以验证。本文基于有限体积法模拟了一典型开式模锻过程,并在通用经验值允许的范围内,根据模拟结果调整工艺设计中的参数设置,有效避免了一种锻件常见缺陷。通过分析变形过程特定时段的变形区形状、分流面的变化及变形力分布曲线,结合相关塑性理论验证了模拟结果的正确性,实现了工艺优化设计。研究证明理论预测与数值模拟相“拟合”的方法可以代替实验用于指导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制备了Ni-Al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并研究了烧结温度对复合材料的机械及摩擦性能的影响,同时讨论了复合材料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烧结温度越高,复合材料的致密性和显微硬度越高,摩擦性能也越稳定。在摩擦磨损试验过程中,试验载荷和频率对复合材料的摩擦性能也有一定影响,在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载荷越大,自润滑材料的摩擦系数越小;频率越大,材料的摩擦系数越大。加入5wt.%鳞片状石墨后,Ni-Al复合材料的硬度明显降低,摩擦系数在室温和600℃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7.
穆龙  夏天东  王晓军 《焊管》2009,32(9):9-13
通过金相组织观察、常温力学性能、常温冲击功测试等方法,分析了Manurite 900钢高温制氢炉管长期服役后的性能变化及对焊接性的影响,通过固溶处理改善了服役炉管的性能。判定了服役制氢炉管焊接裂纹的性质,研究了服役Manurite 900钢高温制氢炉管的抗液化裂纹能力及开裂倾向。分析了液化裂纹的成因及产生机理,提出了焊接修复的工艺方法和工艺原则。  相似文献   
8.
Temperature control of optical focal planes comes with the intrinsic challenge of creating a pathway that is both extremely flexible mechanically and highly conductive thermally. The task is further complicated because science-caliber optical focal planes are extremely delicate, yet time, cost, and their unique nature means that their mechanical resiliency is rarely tested and documented. The mechanical engineer tasked with the thermo-mechanical design must then create a highly conductive thermal link that minimizes the tensile and shear stresses transmitted to the focal plane without design parameters on an acceptable stiffness and without data on the stiffness of previously implemented thermal links.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the thermal link developed for the Portable Remote Imaging Spectrometer (PRISM) instrument. It will provide experimentally determined mechanical stiffness plots in the three axes of interest. Analytical and experimental thermal conductance results for the two-arm focal-plane thermal strap (TAFTS), from cryogenic to room temperatures, are also presented. The paper also briefly describes some elements of the fabrication process followed in developing a novel design solution, which provides high conductance and symmetrical mechanical loading, while providing enhanced flexibility in all three dimensions.  相似文献   
9.
石玗  张得峰  樊丁  梁卫东 《电焊机》2006,36(3):27-28,32
建立了用于铝合金脉冲MIG焊熔池图像检测的机器人视觉传感系统。介绍了传感系统的光学参数应用窄带滤光的方法成功解决了强弧光干拢。通过大量试验,获取了清晰的焊接熔池区图像,并利用形态学方法获得了满意的熔池边缘图像,为进一步实现铝合金MIG焊接过程控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应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及电子探针等仪器,对4J43杜美低膨胀合金棒材的形貌、显微硬度及夹杂物的成分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4J43合金冷拉棒材内部和表面存在着大量非金属夹杂,其硬度高于基体,这是导致棒材表面缺陷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