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31篇
化学工业   18篇
金属工艺   1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9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燃用无烟煤时床温及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对于NO和N2O排放的影响,在1 MW CFB试验装置上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床温由880 ℃提高到970 ℃,NO排放质量浓度由119.5 mg/m3上升到226.0 mg/m3,N2O排放质量浓度由216.0 mg/m3降低到102.2 mg/m3;在氨氮摩尔比(NSR)为0~3.7之间,随着NSR的提高,脱硝效率从0上升到50.72%;进一步提高NSR到5.2,脱硝效率升至53.61%,增加较为缓慢;随着NSR从0提高到1.7,N2O排放质量浓度由84.3 mg/m3上升至118.3 mg/m3,增长较为缓慢;进一步提高NSR至2.0,N2O排放质量浓度上升至187.7 mg/m3,增长速度提高;继续提高NSR至5.2,N2O排放质量浓度上升至381.4 mg/m3;CFB锅炉采用以尿素为还原剂的SNCR脱硝工艺时,单纯通过加大NSR来提高脱硝效率不仅效果有限,过量喷入的还原剂会造成N2O排放量的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低温戊烷液体洗涤烟气将CO2和SO2同时冷凝脱除的烟气处理工艺。该工艺采用2塔喷淋冷却方式冷却烟气,第1个喷淋塔采用冷冻水喷淋降温至接近冰点,第2个喷淋塔采用低温正戊烷液体喷淋降温至SO2和CO2的凝华温度,洗涤冷凝得到的SO2、CO2和H2O等组分不溶于正戊烷,故而从洗涤液分离出来。本文基于ASPEN PLUS软件建立600 MW 燃煤机组低温冷凝法脱硫脱碳工艺模型,通过物料和能量平衡计算,对SO2和CO2脱除效率和系统能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将烟气降温至–116 ℃时,CO2捕集率达到90%,SO2脱除率接近100%;当捕集的CO2以气态形式存在时,系统能耗约为80.25 MW(188.6 kW·h/t),当捕集的CO2以液态形式存在时,系统能耗约为114.56 MW(269.2 kW·h/t),比传统醇胺吸收法脱碳能耗降低30%左右。  相似文献   
3.
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了风电机组关键部位载荷的快速准确预测方法。以风电机组关键参数风速、空气密度、湍流强度、入流角、风切变、偏航误差角等为自变量,以机组关键部位载荷作为输出变量,建立用于快速预测机组关键部位载荷的BP神经网络模型;然后基于多因素权重法对风电机组不同参数的影响权重进行分析,获得影响风电机组载荷的关键变量。结果显示:基于叶素-动量理论模型计算得到不同风况下风电机组关键部位载荷,然后设置合理的神经网络结构以及合适的神经网络参数,可以实现对不同风况下风电机组关键部位载荷的预测;对于叶根和塔底的平均载荷和极限载荷4个不同的变量,风速、空气密度、湍流强度、入流角、风切变、偏航误差角等参数影响的权重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安航  周贤  彭烁  钟迪  姚国鹏 《热力发电》2021,50(11):20-26
煤气化燃料电池发电(IGFC)技术是一种清洁高效的绿色煤电技术,可以与CO2捕集技 术相结合实现高效率的CO2捕集,并为后续的碳利用与封存提供基础。本文介绍了IGFC技术的研究进展:首先对IGFC系统的整体流程进行说明,其中包括煤气化、粗煤气净化、燃料电池发电、尾气燃烧与余热回收发电等单元的具体流程及主要技术;然后综述了煤气化与煤气净化单元、燃料电池发电单元及IGFC整体流程的模拟研究进展;并对日本、美国和我国的IGFC技术研发与示范情况与目标进行了说明;最后总结了IGFC技术研发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其中主要包括大功率燃料电池的长周期运行、粗煤气中温干法净化和尾气纯氧催化燃烧技术开发等技术存在问题,可为后续兆瓦级IGFC系统的开发与示范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结合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供热中心4×480 t/h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的启动调试,通过理论论证及实际应用,对高海拔地区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特性进行研究,解决了低气压地区流化床锅炉高负荷工况下频繁结焦问题。给出了流化床锅炉正常运行所要维持的流化风速范围,明确了高海拔地区循环流化床锅炉流化风速计算应选用标态风量,与低海拔地区一致,使得此类技术具备实际可参考性及可操作性,对解决同类型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廉价Cu-TEPA为模板剂合成Cu-SSZ-13分子筛,分别采用氯化铵和稀硝酸溶液对Cu-SSZ-13分子筛进行改性,制得几种甲醇制烯烃(MTO)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分析、电感等离子体耦合质谱、87 K氩吸附、NH 3程序升温脱附和H 2程序升温还原等对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中评价其MTO反应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氯化铵溶液和稀硝酸溶液交换结合会降低催化剂中CuO及方沸石杂晶含量;使Cu-SSZ-13分子筛同时降低Na及Cu元素含量,获得更大的比表面积和适宜的酸强度及酸量,在MTO反应中有更长的催化寿命和更高的低碳烯烃选择性;Cu-SSZ-13分子筛的改性方式、比表面积、表面酸量、表面Cu的分布状态与催化性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杨冠军  张瑞云    卢成壮  王鹏杰  王金意  黄华  王菊 《热力发电》2022,51(11):115-120
因为水基电解质隔膜流延法制备具有高效、低成本、低污染等优点,故提出了一种以流延机制备电解质隔膜工艺过程,主要针对以α-LiAlO2为粉料,蒸馏水和聚乙烯醇(PVA)的混合溶液为黏结剂,通过流延机流延制备大面积高强度环保型的水基电解质隔膜,并对隔膜和电池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水基隔膜平均孔径为0.217 μm,孔隙率为61.63%,通过组装1.5 kW电堆进行实验验证,0.7 V恒电压下放电最大功率在1.718 kW,比设定值1.5 kW超过13%,功率稳定输出在1.5 kW运行超过了900 h。该研究为后期大功率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王剑钊  钟祎勍  孙阳阳  周贤 《中国电力》2019,52(2):20-25,45
以国内250 MW级IGCC电站为研究对象,根据电站的运行特性和控制要求,介绍了协调控制系统的设计、系统的基本组成、负荷指令以及气化炉和燃机的控制策略。提出了气化炉控制为主、燃机/汽机跟随的负荷控制方案,现场运行结果表明,该方案简捷有效,完全能够满足IGCC机组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2×300 MW机组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的中心筒磨损严重,分离器分离效率较低以及尿素用量较高等问题,对分离器中心筒进行优化改造。改造后锅炉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因外循环效率提高,热效率有所提升;尿素溶液用量大幅下降,满负荷下尿素溶液用量下降约77%;炉膛上部差压平均增加0.2 kPa,分离器压降增加100 Pa左右;试验负荷下床温较改造前降低24~40 ℃;飞灰颗粒平均粒径下降,累计分布50%的飞灰颗粒粒径由 26.0 ?m降低至13.3 ?m,显著提高了飞灰中细颗粒的比例,分离器效率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0.
以CFD数值计算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处于中国西南某多山地区陆上风电场的尾流特性进行研究,验证不同数值方法在复杂地形的适用性。首先采用2台激光雷达,测量目标风力机一个月内的自由来流风速和尾流廓线,在地形上坡加速效应下,不同大气稳定度下目标风力机的自由来流风速廓线均呈负梯度。然后分别采用经典致动盘和改进致动盘法,模拟目标风力机在主风向下的尾流发展。不同于只有风速与压降关系的经典致动盘法,改进致动盘法更考虑了叶片几何和气动参数(尺寸信息、攻角、桨距角、升阻力系数等)。通过与后置激光雷达尾流测试结果对比,这2种基于CFD技术的数值模拟方法,计算网格相同,计算时间相当,且均能较好地模拟因为复杂地形而引起的尾流偏转;其中改进致动盘的尾流形状与激光雷达相似,速度亏损也更接近激光雷达结果。因此,改进致动盘法更适合于复杂地形条件下风场模拟,较好平衡了计算的效率与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