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金属工艺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的通过对一种双向拉伸聚酯(BOPET)基镀铝薄膜表面高压静电场中吸附能力的研究,找到提高高压静电提取灰尘足迹能力的途径。方法使用普通提取灰尘足迹用高压静电提取仪,对BOPET基镀铝薄膜表面施加高压静电场,控制电极与镀铝薄膜之间的距离,并采用不同粒径的Si O2颗粒对薄膜在静电场中的吸附能力进行表征。使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XRD分析技术及精密分析天平,对薄膜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在高压静电场环境中影响薄膜表面静电吸附能力的原因,并对引起变化的因素进行了讨论。结果 BOPET薄膜在静电场中会向下压紧物体表面,压紧和静电吸附力会随高压电极与镀铝薄膜表面距离的变化而不同。薄膜对颗粒的吸附能力与其带电量显著相关,随颗粒带电量的增加,薄膜表面的吸附能力明显增强。减小电极与薄膜之间的距离可增大薄膜附近的电场强度,是提高其表面静电吸附能力的有效途径。结论 BOPET基镀铝薄膜在高压静电场中会与其下的地面构成平板电容器。静电场中颗粒所带电荷的大小与其形状显著相关,微米颗粒所带电荷较多,从而在BOPET薄膜表面的吸附增重率最大。随电极与薄膜间距离的增加,电场强度降低,颗粒所带电量同时减小,吸附增重率迅速降低,15~10 mm的距离为电场对不同颗粒的静电吸附能力变化最大区间。  相似文献   
2.
针对数字图像取证中自然图像(PIM)和计算机生成图像(PRCG)识别方案的特征维数高、通用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滤色器阵列(CFA)插值中预测误差方差分析的图像取证方案.首先,对CFA插值过程中的预测误差方差进行傅里叶谱分析,根据是否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峰值现象来区分PIM和PRCG;然后,对傅里叶谱中周期性峰值模型进行分析,根据峰值特征来识别PIM的来源设备;最后,在哥伦比亚大学自然图像和计算机生成图像数据库ADVENT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精确区分PIM和PRCG,对PIM来源设备(佳能、尼康和索尼)的识别率可高达93%.  相似文献   
3.
A new combined formalism is described to detect faults in electrical power systems in this work. The aim of fault detection is to monitor and control the system which guarantees stable supply of electrical energy to consumers. To solve this problem, it has been proposed an integrated use between state space, optimization and analytical method by establishing a methodology for its completion. Initially, state space method performs through deviations signaled by its output, an analysis with relation to direction of fault in each component of power system. Though, state space is in possession of as much information as possible coming from output signals, can identify direction where disturbance has been occurred. Finally, the processing is done by optimization and analytical methods, which analyze the exact fault type and locations, using these signs, corrective action have been taken. By using proposed technique, the tasks of fault detection, classification, and location are accomplished. The common case of faults occurring in the electrical power system has been illustrated to verify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中学的计算机教育已经基本得到普及,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中学计算机教学以前的模式和教学方法,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要求,中学计算机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该文笔者结合到自己的支教工作,在支教工作过程中调查分析中学计算机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中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并对实施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对中学计算机教学工作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谢冬柏  李欣庭  单国  陈宇 《表面技术》2017,46(1):200-205
目的通过对金属承痕客体表面使用腐蚀液进行处理,以提高其在常用的可见光源环境中的成像质量。方法对铝及铅板表面形成的线条及凹陷状痕迹,使用不同光源时光学显微镜下的成像特点进行研究,对高倍率下影响成像效果的色散现象进行分析。使用无水乙醇与50%(质量分数)丙酮的混合溶液对金属表面的痕迹进行前处理,对其成像质量进行检验,并讨论引起变化的原因。结果金属客体表面线条状痕迹中存在的微小线条会引起照明光的干涉现象,在显微拍照过程中能形成不同颜色的明暗条纹,极大地影响观察拍照质量。使用腐蚀液对金属客体表面痕迹进行腐蚀,可增大纳米尺度塑性变形部位的几何尺寸,改善显微镜的拍摄质量。结论使用特殊的腐蚀液对金属客体表面痕迹进行适当处理,可消除金属承痕客体在光学成像系统中干涉现象的发生,用此方法对金属表面痕迹进行前处理,可得到一种显微摄影条件下提高微小痕迹成像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