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轻工业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雯晖  张健  应欣  王勇  张连慧  李赫  刘新旗 《食品科学》2019,40(11):152-158
目的:探究大豆低聚肽对于大鼠血压及血浆血管紧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法制备大豆低聚肽,随后进行体外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angiotensin I converting enzyme,ACE)活性抑制实验及体内实验,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正常血压大鼠(WKY大鼠)饲喂高剂量大豆低聚肽)、阴性对照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大鼠))、阳性对照组(SHR大鼠饲喂卡托普利)和低、中、高剂量组(SHR大鼠饲喂0.90、1.80、4.50 g/kg大豆低聚肽),喂养30 d后,观察大鼠血压、心率、尿蛋白质量、血管紧张素II质量浓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大豆蛋白最佳酶解条件为: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质量分数各0.1%、50 ℃酶解4 h,此条件下10 mg/mL大豆低聚肽ACE活性抑制率达到71.2%。经饲喂不同剂量大豆低聚肽30 d后,WKY大鼠血压变化不显著(P>0.05),SHR大鼠血压有下降趋势;饲喂高剂量大豆低聚肽在第4周时可以显著降低SHR大鼠血压和血管紧张素II质量浓度(P<0.05),但对于大鼠心率和尿蛋白质量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体外实验证明,与大豆蛋白相比,大豆低聚肽对于ACE活性的抑制效果更好;体内实验证明大豆低聚肽可以降低SHR大鼠的血压和血管紧张素II质量浓度,且对正常大鼠血压无明显影响,推测大豆低聚肽通过抑制ACE活性的方式发挥降压功效。  相似文献   
2.
番茄酱是一种重要的调味品,因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而广受消费者喜爱。本文以通过冷破(cold break,CB)、热破(hot break,HB)生产的8种番茄酱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技术对其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组成及相对含量进行分析,计算香气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确定特征风味化合物,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以及相关性分析确定番茄酱中的香气成分与还原糖、有机酸、抗坏血酸以及果胶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破碎方法的番茄酱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组成及相对含量存在明显差别,8个样品中共鉴定出61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以醛类、醇类和酮类为主,其中22种为OAV≥1的香气活性化合物;CB番茄酱中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组成及相对含量要显著(P<0.05)高于HB番茄酱,并且CB处理有利于保持番茄酱中较高的...  相似文献   
3.
不同品种稻米的米饭风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敏  苗菁  苏慧敏  王子元 《食品科学》2017,38(16):110-114
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嗅闻-质谱技术对7种籼米、4种粳米共11种米饭样品的风味化合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粳米中风味化合物种类略高于籼米。米饭中关键风味化合物在粳米、籼米样品中存在显著差异,2-乙酰基-1-吡咯啉在籼米样品中未被检出;4-乙烯基苯酚只在粳米中被检测出;香草醛在粳米中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籼米;而籼米中1-辛烯-3-醇、戊醛、己醛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粳米。利用米饭风味物质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可以区分出粳米与籼米的品种差异。  相似文献   
4.
赵兵  张敏  梁杉 《食品科学》2017,38(22):200-204
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及嗅闻技术对蒸煮30~180 min时间内的马铃薯产品风味物质进行测定,分析过度蒸煮对马铃薯感官品质及风味的影响规律,在不同的蒸煮时间内分别检测到39、26、23、21、21、21种风味物质。随着蒸煮时间的延长,马铃薯由开始的肉黄色逐渐变暗,且不良风味不断增强;使马铃薯产品具有香味的己醛、壬醛、反-2-辛烯醛、癸醛、反,反-2,4-庚二烯醛、反-2-壬烯醛、反,反-2,4-壬二烯醛、反,反-2,4-癸二烯醛等物质含量逐渐降低。随蒸煮时间延长,马铃薯的特征风味物质甲硫基丙醛含量没有显著变化,此外,受其他关键风味物质减少的影响,甲硫基丙醛增加了马铃薯产品整体风味的刺激性。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小米粉添加量对生鲜面条品质和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将小米粉(未挤压小米粉与挤压小米粉质量比为1∶1)按不同质量比例(30%、40%、50%、60%)添加到小麦粉中制作面条,测定了小米-小麦混合粉面团流变学特性、淀粉糊化特性和生鲜面条蒸煮特性、品质特性以及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与小麦粉面团相比,混合粉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峰值黏度、最低黏度、最终黏度、回生值均显著降低,吸水率、总弱化度显著升高,混合粉品质显著下降;随着小米粉添加量的增加,混合粉面团之间的面筋强度差异较小,糊化特性差异显著。小米粉添加量低于50%时,小米-小麦混合粉面条(简称小米面条)烹调损失率、熟断条率变化不显著,但高于50%时,小米面条烹调损失率、熟断条率分别增加了8.5%和87%;随着小米添加量的增加,小米面条亮度L*降低,黄度b*和红度a*升高,色泽变差。与小麦粉面条相比,小米面条硬度、弹性显著下降,但各添加比例小米面条质构特性差异较小;小米面条中强结合水峰比例A21减小,自由水峰比例A23增大,面筋网络结构形成不紧密。小米面条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均显著高于小麦粉面条,随小米粉添加量呈二次多项式关系增加,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以及总抗氧化能力等指标显著增加。综合考虑蒸煮特性、品质特性和抗氧化活性等因素,50%是小米生鲜面条的小米粉最适添加量,可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既增加生鲜面条的保健功效,也扩大小米使用范围和用途。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籼米米饭在口腔加工过程的风味释放规律,通过志愿者对籼米米饭进行咀嚼制备不同咀嚼阶段食团,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法和电子鼻技术对比分析籼米在不同口腔加工阶段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及标志性差异物。电子鼻结果分析表明,咀嚼前、后籼米米饭风味与咀嚼过程中有显著差异。GC-IMS分析共分离鉴定出33种风味物质。与咀嚼前相比,咀嚼过程中食团的醛类相对含量分别降低了62.01%、47.60%、69.19%和71.78%,醇类相对含量分别增加了59.89%、42.59%、29.94%和17.73%,酮类相对含量分别降低了31.92%、17.87%、34.92%和38.45%。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共筛选出11种米饭特征性化合物,包括己醛(单体)、己醛(二聚体)、辛醛、庚醛、1-丙醇(单体)、1-丁醇、2,3-戊二酮、2-庚酮、2-戊基呋喃、D-柠檬烯(单体)和D-柠檬烯(二聚体)等。  相似文献   
7.
研究脂肪酸对米饭食味的作用,以垦育38号为原料,采用米饭硬度黏度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及快速黏度分析仪等测定添加油酸、亚油酸对米饭的质构特性、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及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3%添加量范围内,随脂肪酸添加量的增加,油酸、亚油酸与大米淀粉形成的淀粉-脂质复合物增多,米饭的硬度分别升高了9.02%~30.97%、12.45%~29.10%,黏度分别降低了23.28%~53.44%、11.64%~30.17%;与亚油酸相比,油酸分子更易与大米淀粉形成复合物,对米饭黏度的降低作用更显著。添加油酸和亚油酸可显著提高大米淀粉的最终黏度和回生值,使最终黏度由198.88 RVU分别升至232.21 RVU和237.96 RVU,回生值由59.04 RVU分别升至126.96 RVU和90.96 RVU。与亚油酸相比,油酸对大米淀粉糊化特性和米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肠道屏障功能异常与肥胖等一系列慢性代谢性疾病相关。Akkermansia muciniphlia是一种肠道黏液层降解菌,与肠道屏障功能关系密切,其丰度在部分代谢性疾病临床病例和动物模型中变化显著,提示该菌可能参与代谢,但具体作用机制有待明确和归纳。本文从A. muciniphlia与肠道黏液层、代谢疾病以及肠道免疫关系这3 个角度,综述了近年来相关研究进展,试图探讨该菌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为通过饮食预防慢性代谢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