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33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4篇
轻工业   11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松材线虫病(Buraphelenchusmucronatus)是发生在松树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 ,目前已在日本、中国、美国、加拿大和韩国等分布 ,并在日本和中国造成巨大的损失。在北美洲 ,松材线虫分布也很广。针叶树中还有一些形态与松材线虫非常相近的伞滑刃线虫 ,统称松材线虫复合种(PWNC) ,其中最常见的是拟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在东亚、美洲、欧洲都有 ,分布极广泛。杂交试验和DNA分析证实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有密切的关系 ,能用RAPD和RFLP技术进行区分 ,拟松材线虫的DNA有东亚和欧洲两种类型 ,前者主要分…  相似文献   
2.
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引起的松树萎蔫病 ,是松树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 ,已在日本、美国、黑西哥、加拿大、韩国发生和流行。目前松材线虫的发生范围还在继续扩大。我国最早在1982年秋于南京紫金山的松林中发现该病 ,当年仅见枯树260株 ,现已查明在苏、浙、粤、皖、港、台均有分布 ,各地呈迅速扩展蔓延趋势。至1999年底该病在我国的发病面积已超过60万公顷 ,累计死树1600万株 ,直接经济损失1.28亿元。TomoyaKiyohare从日本松材线虫分布区内收集到37个线虫群…  相似文献   
3.
《农药》2021,60(7):500-503
[目的]建立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植物源性食品中氟唑菌酰羟胺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分散固相萃取方法(C_(18)和PSA)净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分析检测,外标法定量。对提取溶剂、净化剂进行了优化。[结果]该方法在0.005~1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大于0.99,氟唑菌酰羟胺在7种植物源食品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4.7%~98.5%,相对标准偏差为0.2%~11.2%;方法的定量限均为0.01 mg/kg。[结论]该方法准确度和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番茄、黄瓜、苹果、葡萄、马铃薯、西瓜、香蕉中氟唑菌酰羟胺的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4.
禾谷镰刀菌对多菌灵抗性的监测及其演变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调查了江苏省1994-2007年小麦赤霉病的危害程度,监测了江苏省1985-2007年禾谷镰刀菌对多菌灵的田间抗性菌株频率,分析了禾谷镰刀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与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及气象因子的相关.结果表明:小麦赤霉病在江苏省的苏南江浦等县中发生以上的年份占30.8%,而在江苏北部赣榆、高邮等县,小麦赤霉病中发生以上的年份占7.7%~15.4%.抗药性菌株频率的增减率与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程度、病情指数和小麦抽穗期4月中下旬的雨日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在农业生产上多菌灵防治小麦赤霉病仍然具有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河流水系往往是城镇发展的依托和支撑。工业革命以来城镇的急速发展和扩张,导致河流水系生态环境不断破坏和侵蚀,更造成了人与水的疏离。文章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丽江古城,徽州古村落和苏州古镇城乡水网与和谐人居的关系,指出水与人,水与城及人与城三者之间是互相依存发展的关系,而其精髓是人与天调。城镇发展必须在保护河流水系生态功能的基础上,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建构合理的土地与水系空间格局,才能使水与人、水与城、人与城三者平衡共荣、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头,事关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农药残留是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农残快速检测通常具有简便、快速、经济等特点,支持现场操作,作为仪器检测的补充手段,能有效提升农药残留超标“早发现”的能力。近年来,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与纳米科学、3D打印、智能手机、机器学习等技术的融合,使得农残检测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农药残留检测变得更加小型化、数字化、自动化、多功能化和系统化,满足日益增加的检测需求和多样化的检测场景。本文从检测平台智能化、检测方法智能化以及检测结果的读取及数据分析的智能化3个方面总结了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智能化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挥发物单体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治作用,研究了21 种挥发物单体离体条件下对灰葡萄孢的抑制作用,以及活体条件下3-羟基己酸乙酯、癸酸乙酯、桂皮醛和辛酸乙酯对草莓果实灰霉病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除月桂酸外,其余20 种单体均对灰葡萄孢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其中桂皮醛剂量为62.5 μL/L时完全抑制菌丝生长,625 μL/L时可以完全抑制孢子萌发;活体条件下,4 种单体均能有效地抑制草莓果实采后灰霉病的发生,保持草莓色泽,延缓草莓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可滴定酸质量分数、硬度等质构特性的下降,其中桂皮醛防治草莓灰霉病效果最好,具有商业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8.
范璟  席雪冬  黄彦  崔中利 《食品科学》2016,37(3):180-185
为获得植物乳杆菌G63高效的电转化方法,本研究从细胞生长状态、细胞弱化剂质量浓度、洗涤液、质粒添加量和电击参数等方面对菌株G63的电转化效率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取菌株G63对数生长中期的细胞制备感受态,以1 g/100 mL甘氨酸作为细胞弱化剂,分别用1 mmol/L MgCl2和30 g/100 mL聚乙二醇1000洗涤细胞,并用30 g/100 mL聚乙二醇1000作为电击液,加入20 μg穿梭质粒,在1.5 kV和400 Ω条件下进行电击,可以获得最高的电转化效率,转化效率达到1.18×103 CFU/μg DNA,满足后续遗传学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9.
以鱼尼丁受体为靶标的双酰胺类杀虫剂由于其较强的杀虫活性和对哺乳动物安全而成为农药研究创制单位关注的热点。对近些年来在鱼尼丁受体的同工型、高级结构、门控特性及以鱼尼丁受体为靶标药剂毒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双酰胺类杀虫剂代表药剂氯虫苯甲酰胺对昆虫的致死效应以及对昆虫生长发育、生殖、取食行为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昆虫的生长发育与气候因素紧密相关。在众多气候因素中,水分作为一种重要的非生物因子,既可直接影响昆虫的生长发育,也可以通过对寄主植物或其天敌的作用而间接影响昆虫的个体发育与种群的发生与危害程度。而降雨作为调节自然水分的重要方式之一,必然会对昆虫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根据通用气候循环模型预测,随着气候变暖,一些地区的年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