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摘 要: 目的 对大米、玉米和辣椒中钙含量进行测定, 探究钙的生物可给性差异及其膳食营养价值。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样本来自贵州省的9个市州。基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米、玉米和辣椒钙含量, 通过体外消化模型(in vitro digestion mode)模拟胃部及肠道消化, 计算大米、玉米和辣椒中钙的生物可给性。结果 辣椒钙含量最高, 为(1799.50±398.70) mg/kg, 其次为玉米, 为(253.41±103.37) mg/kg, 大米最低, 为(69.90±20.53) mg/kg, 3组钙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49.93, P<0.001)。通过体外消化模型得出大米、玉米和辣椒在胃阶段钙的生物可给性均高于肠阶段(P<0.001); 进一步分析发现, 大米在胃阶段钙的生物可给性(69.72%±10.31%)>玉米(41.40%±11.37%)>辣椒(35.31%±5.4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2.67, P<0.001); 大米在肠阶段钙的生物可给性(56.69%±12.78%)>辣椒(23.29%±7.66%)>玉米(14.51%±5.1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4.73, P<0.001)。结论 研究发现大米、玉米和辣椒中钙的膳食营养价值均有限, 不是居民良好的膳食钙来源, 因此, 有必要开展相关的营养教育和干预, 改善居民的饮食结构, 增加牛奶和乳制品的摄入量, 以减少膳食钙摄入量的不足。本研究可为我国居民建立合理饮食结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